送归春事已阑珊,雨惹云衣万叠峦。
愧我无诗虚好景,多君有力障狂澜。
水心亭子论心会,虚白堂中袖手观。
击缶浩歌箕踞稳,自家风味欲无官。

【注释】

①亭有感:指《送归春》这首诗。清话:清谈,闲谈。二首:这里指第二首。坐亭:即水心亭。亭,是古代的一种建筑物;水心亭则是建在湖中小岛的水心上,可以俯瞰湖中美景,是诗人游赏的地方。②阑珊:将尽,消逝的意思。③云衣:云雾。万叠峦:形容云雾缭绕的峰峦连绵不绝。④虚好景:没有实际意义的美景。⑤障狂澜:阻止狂浪。⑥论心会:以心相会。⑦箕踞:两腿交叉盘坐的姿势。⑧自家风味:指自己独特的风格。⑨欲无官:想要不做官。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六年(1179),时诗人任荆湖北路总领兼提举措置茶盐公事。

“送归春事已阑珊,雨惹云衣万叠峦。”起二句写送春之景。“送”字点明题意,是作者对春天的留恋和惜别之情的表现。“阑珊”,本意指草木凋落稀疏,这里指春天即将逝去,也暗含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雨惹云衣万叠峦”,这是对春天景色的描绘。细雨如丝,轻轻拂过层层的云彩,仿佛给云雾披上了一件白色的衣裳。这一句生动地描绘出了春天的雨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色之中。“愧我无诗虚好景,多君有力障狂澜。”后两句抒发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之情以及对自己无力挽留时光的无奈。“愧我无诗虚好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和热爱。然而,由于自己的才学有限,无法写出更好的作品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所以感到惭愧。“多君有力障狂澜”,则表现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因为自己无力挽留时光,只能依靠朋友的力量来阻挡狂浪的冲刷。这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

“水心亭子论心会,虚白堂中袖手观。”这两句描述了诗人与朋友在水心亭中的聚会情景。“水心亭子论心会”,描绘了一种宁静而亲密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朋友可以畅谈心声,彼此的心灵得以交融。“虚白堂中袖手观”,则描绘了诗人在虚白堂中静观其变的情景。这里的“袖手观”既是一种超脱的姿态,也是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击缶浩歌箕踞稳,自家风味欲无官。”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击缶浩歌箕踞稳”,描绘了一种豪放不羁、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在这里,诗人以击缶的方式歌唱,用箕踞的姿势稳定自己的姿态,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洒脱自如的人生境界。“自家风味欲无官”,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追求。诗人渴望能够摆脱官宦的身份束缚,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送春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之情以及对自己无力挽留时光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人生态度和追求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