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发龙头镇,午过番阳湖。
潴容百流秽,风轶片帆孤。
光芒镜未似,畔岸天为模。
野笛渔舟晚,行行雁落芦。

【注释】

过番阳湖二首其一:在翻越阳湖的途中所写。龙头镇:即今湖南衡阳市,古称龙城。潴容百流秽:百川汇聚于湖中污浊之物。风轶片帆孤:微风吹动,使一只帆船显得孤单。光芒镜未似:指阳光像镜子一般明亮。畔岸天为模:傍边的岸边如同被雕刻成的模型一样。野笛渔舟晚:傍晚吹起的野笛声伴随着渔船的歌声。行行雁落芦:一行行雁群飞落在芦苇荡。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翻越阳湖途中所作。诗人以雄浑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幅壮美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和作者的豪放情怀。

首句“宵发龙头镇”,写诗人清晨出发的情景。“宵发”二字,既表明时间是在深夜,又暗示了此次行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午过番阳湖”,诗人中午时分抵达了目的地——阳湖。这里,“午”字不仅指中午时分,更暗示了此次行动的重要性和重要性,因为阳湖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潴容百流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阳湖是一个充满各种杂质的地方,但正是这些杂质构成了阳湖独特的魅力与价值。这既是对阳湖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对阳湖精神的赞美与肯定。

“风轶片帆孤”,诗人通过描述风的力度和船只的孤独感,表达了对大自然威力的敬畏之情。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阳湖对于船只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在这里,船只才能安全地航行。

“光芒镜未似”一句,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阳光比作一面镜子,强调了阳光的明亮和清澈。这不仅是对阳光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美好事物的赞美。

“畔岸天为模”这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阳湖水面的景色。他想象着岸边的景物被阳光照射得犹如被刻成的模具般清晰,这种景象令人陶醉,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最后两句“野笛渔舟晚,行行雁落芦”,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夕阳下的渔笛声和成群结队的大雁,都给诗人带来了深深的感慨和无限的遐想。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阳湖的自然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