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势绵绵远将歇,我游于此发其端。
因悟高厚不自息,随脉浩衍生波澜。
首尾一气相原委,中藏岑壑何巉岏。
近量一江平且狭,俯临众岫郁如蟠。
松栝修修当午直,茅萧发发受风宽。
磨错崖光置碣古,徘徊石路守僧残。
却舆缓步随行止,森竦参差非一观。
有意独寻不挈侣,倚石攀枝耐久安。
忽过片云迎面湿,冥蒙散入数峰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游岳麓山》中的前半篇,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押韵平声。

译文:
岳势绵绵远将歇,我游于此发其端。
因悟高厚不自息,随脉浩衍生波澜。
首尾一气相原委,中藏岑壑何巉岏。
近量一江平且狭,俯临众岫郁如蟠。
松栝修修当午直,茅萧发发受风宽。
磨错崖光置碣古,徘徊石路守僧残。
却舆缓步随行止,森竦参差非一观。
有意独寻不挈侣,倚石攀枝耐久安。
忽过片云迎面湿,冥蒙散入数峰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岳麓山时的感受和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岳麓山的雄伟、险峻以及自然之美。

诗人以“岳势绵绵远将歇”开篇,形容岳麓山的地势连绵,仿佛永无止境。接着以“我游于此发其端”表达了自己开始游览的起始点和心情。

诗人通过对山的高厚、浩荡、蜿蜒等特性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己的心境:领悟到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规律,不会停止或改变。

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如“首尾一气相原委”、“中藏岑壑何巉岏”,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形状和气势。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欣赏。

诗人还通过观察和想象,展现了岳麓山的美景。如“近量一江平且狭”,描绘了山脚下的小河的景色;“摩空崖光置碣古”,则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和印记。这些都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诗人以“有意独寻不挈侣,倚石攀枝耐久安”结束,表达了自己独自游览的决心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强,以及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