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春风雨何豪遒,虫鸟尽日声喧啾。
眼前怪物纷如蛔,或据其胸馆其后。
天用疾厄为予寿,愧我苦吟成细瘦。
嗟哉有命蝎为宫,臂股跧弯半幅中,颓然笑忆鸡栖翁。
《皖城署中卧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诗。全诗如下:
剪春风雨何豪遒,
虫鸟尽日声喧啾。
眼前怪物纷如蛔,
或据其胸馆其后。
天用疾厄为予寿,
愧我苦吟成细瘦。
嗟哉有命蝎为宫,
臂股跧弯半幅中,
颓然笑忆鸡栖翁。
【注释】
- 剪春:指春季时节的风雨。
- 风雨何豪遒:形容春风雨势之猛烈和气势之雄伟。
- 虫鸟尽日声喧啾:虫子鸟儿整天鸣叫不休。
- 眼前怪物纷如蛔:眼前的景象犹如蠕动的蛔虫一般。
- 或据其胸馆其后:有的虫子鸟兽占据着它的胸部,在后方活动。
- 天用疾厄为予寿:上天让我遭受疾病折磨,是为了延长我的寿命。
- 苦吟成细瘦:由于过度苦吟,身体变得纤细消瘦。
- 有命蝎为宫:命运像蝎子一样残酷无情。
- 臂股跧弯半幅中:手臂大腿弯曲得几乎占据了半个画面。
- 颓然笑忆鸡栖翁:颓废的样子,回忆起曾经的鸡栖翁。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皖城官署中因病卧病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无奈。首句“剪春风雨何豪遒”,以春风雨势之猛烈和气势之雄伟开篇,为后文的描绘铺垫了背景。第二句“虫鸟尽日声喧啾”,则进一步描绘了春雨中的昆虫鸟儿的喧闹景象。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眼前的场景比作蠕动的蛔虫或者占据胸部的虫子和鸟兽,形象地表现了疾病带来的痛苦和身体的虚弱。第五、六句“天用疾厄为予寿,愧我苦吟成细瘦”,则是诗人对天命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因疾病而消瘦的身体,以及内心对于疾病的无奈和自嘲。
最后两句“嗟哉有命蝎为宫,臂股跧弯半幅中,颓然笑忆鸡栖翁”,则通过蝎子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疾病对身体的摧残,以及他因疾病而变得颓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和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和悲观。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在患病期间的内心感受和精神状态,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命运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