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金光一线起,挑共华筵寂无语。
别将朴质试妍心,有人擘穗如擘纸。
茎叶旋枯莩膜在,普作光明不相碍。
仰看月影卜年丰,中有老农拥褦襶。
春宵秘戏本无方,鱼龙蹴踏争低昂。
烛下风来饼饵香,跽受明赐乐难忘。

【注释】

隐隐:隐约。金:指灯光。挑共:挑灯共赏。华筵:盛大的宴会。朴质:质朴。妍心:娇艳之心。试妍心:比喻娇艳之心。有人擘穗如擘纸:比喻稻谷像纸一样薄。茎叶旋枯莩膜在,普作光明不相碍:比喻稻谷收割后,茎叶很快枯萎,而光焰却能照亮大地,不受影响。仰看月影卜年丰:比喻稻穗长得茂盛,预示丰收的年景。老农拥褦襶(yù):比喻老农收获稻穗的喜悦心情。鱼龙蹴踏争低昂:比喻人欢马叫、热闹非凡的情景。烛下风来饼饵香,跽(jū)受明赐乐难忘:比喻在蜡烛的微光下吃着饼和点心,感到快乐而又难以忘怀。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退居乡里时。诗中描绘了农家收成后欢乐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隐隐金光一线起”,描写了农家在丰收季节晚上灯火通明、光辉灿烂的景象。这一句既表现了农家的勤劳与智慧,又烘托出了丰收的喜庆气氛。

诗人以“挑共华筵寂无语”来形容农家在丰收后的宁静与喜悦。这句诗既表现了农家丰收时的欢乐心情,又表达了诗人对农家丰收情景的赞美之情。

第三四句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农家的丰收景象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别将朴质试妍心,有人擘穗如擘纸”,诗人用“别将朴质试妍心”来形容农家丰收后的喜形于色,用“有人擘穗如擘纸”来比喻稻谷如纸般轻薄,易于收割。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农家丰收的现场,感受到了他们的欢乐与喜悦。

最后两句则通过对农家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茎叶旋枯莩(pú)膜在,普作光明不相碍”,诗人用“茎叶旋枯莩膜在”形容农家收割后的忙碌场景,用“普作光明不相碍”来形容阳光透过稻秆照在地上,形成明亮的光芒,照亮了大地。这句诗既体现了农家丰收的喜悦氛围,又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仰看月影卜年丰,中有老农拥褦襶”,则通过描写农家仰望月影占卜年景、老农手持稻穗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农家丰收的喜庆气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

这首七绝诗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画面和深沉含蓄的情感,成功地描绘了农家丰收的盛况,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艰辛与喜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