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人子父寡人妻,帐下歌声杂鼓鼙。
鬼妾那堪同鬼马,风前犹得暂悲嘶。
【注释】蜀客:指蜀地的客人。谈蜀事:谈论蜀中的事。其二: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子父:儿子和父亲。寡人:古代诸侯的自称。妻:妻子。帐下歌声杂鼓鼙:在帐篷里唱着歌曲,打着鼓和皮鼓。鬼妾:死去的妾姬。那堪:哪堪。同:与……一样。风前犹得暂悲嘶:在风声中还能发出暂时的哀鸣。
【赏析】
此诗写蜀地之乐,以歌舞为题材。开头两句写歌舞之盛:蜀客谈蜀事,在蜀地谈蜀中的事,可见蜀地歌舞繁盛;“子父”、“妻”三字写出歌舞活动的普遍性,表明歌舞是蜀中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后两句则写歌舞的情调:歌者、舞者都是鬼妾一类的人物,她们在风前仍能发出短暂的哀鸣,这哀鸣是蜀地特有的一种声音。
全诗以议论起,以议论结,中间插入议论,议论中有形象描写,形象描写中有议论意味。诗中议论多用设问语气,显得委婉有味,形象描写中又多用夸张,使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诗中运用了比喻,将歌舞活动比作“蜀中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还用到了拟人的手法,“帐下歌声杂鼓鼙”、“鬼妾那堪同鬼马”,使诗歌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蜀地风俗民情的诗。诗的前两句写歌、舞、乐三者相融相合,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后两句则通过歌女、舞女的哀鸣,来表达对亡国之痛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