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圮湖存溯始终,古今明晦不相同。
四周山翠排闉入,咫尺溪湾觅舫通。
香满静池饶雁鹭,荫分客馆列楸桐。
非关乱后游踪寂,揽胜前朝久已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游太明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频过大明湖:频繁地游览大明湖。
  2. 寺圮湖存溯始终,古今明晦不相同:寺庙倒塌了但湖依然存在,追溯过去和现状,古今的明亮与阴暗是不同的。
  3. 四周山翠排闉入,咫尺溪湾觅舫通:四周山色青翠,环绕着湖边;即使距离很近,也能在溪湾中找到船可以通航。
  4. 香满静池饶雁鹭,荫分客馆列楸桐:静谧的池塘充满了香味,引来了众多的雁和鹭;客馆里树木茂盛,为客人提供了荫凉。
  5. 非关乱后游踪寂,揽胜前朝久已空:这并不是因为战乱导致游客稀少,而是由于历史上的胜景现在已经空荡荡了。

译文

  • 我常常来游历太明湖。
  • 古时候的寺庙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湖还在,通过观察历史变迁可以发现古今之间明亮与阴暗的差异。
  • 四周的山峦郁郁葱葱,环绕着湖面;即便距离如此之近,仍然能在溪湾中找到船只可以通行。
  • 池塘周围充满了香气,吸引来了雁群和鹭鸟;而周围的客馆则种满了树木,为来访的客人提供了阴凉之地。
  • 这并非是因为战乱之后游客稀少,而是曾经的胜景早已不复存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明湖的自然美景和历史的变迁。诗中的“寺圮湖存溯始终”,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以及历史的无情变迁。“古今明晦不相同”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所带来的变化的思考。

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如“四周山翠排闉入,咫尺溪湾觅舫通”,生动地展现了太明湖的自然风光。同时,“香满静池饶雁鹭,荫分客馆列楸桐”又表现了湖泊周边环境的宁静与美丽。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太明湖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沉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