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自朝昏,残阳逗远村。
百虫早缄口,萤翅尚游魂。
虚室添幽响,荒畬杂烧痕。
石栏蕉半折,掀顿也频烦。

【注释】

落落:形容孤高不群。朝昏:指早晚,这里代指一天的开始和结束。残阳逗远村:夕阳斜照在远处的小村庄上。百虫早缄口:各种小虫子都早早地闭上了嘴巴。萤翅尚游魂:萤火虫还在空中飘荡着。虚室添幽响:空荡荡的屋子增添了幽深的声音。荒畬(xiá):荒芜的田野。烧痕:指燃烧的痕迹。石栏蕉半折,掀顿也频烦:石栏杆旁边长着一丛半开的芭蕉,风吹动时频频摇晃。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日出时分山村的宁静与美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意象清丽,意境恬静。

首句“落落自朝昏”,描写的是诗人自己。“落落”即孤独寂寞、不羁不绊。诗人用“朝昏”二字来代替“朝霞夕露”,既点出了时间,又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残阳逗远村”,描写的是太阳西下的景象。“逗”字形象生动,表现出夕阳的余晖照射着远处的小村庄。“百虫早缄口,萤翅尚游魂。”两句描写的是夜晚的景象。诗人通过“百虫早缄口”、“萤翅尚游魂”等词语,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祥和。“虚室添幽响,荒畬杂烧痕。”两句描写的是白天的景象。“虚室”指空旷的房子,“荒畬”指荒芜的田野。诗人用“虚室添幽响”来形容寂静的环境,用“荒畬杂烧痕”来描绘燃烧的痕迹。这些细节描写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石栏蕉半折,掀顿也频烦。”两句描写的是诗人自己。“石栏蕉半折”指的是石栏杆旁边长着一棵半开的芭蕉。“掀顿也频烦”则形容风轻轻地吹过,芭蕉叶片翻动的样子。整首诗通过对日出、日落、夜晚、白天四个时间段的描绘,展现了山村的宁静与美丽。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将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这个美丽的场景中。同时,诗人的情感也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对自然的赞美还是对生活的热爱,都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