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情澹得似沙鸥,又著松吟雨后秋。
无事倘来此静坐,不知真觉日长不。
注释:山情澹得似沙鸥,又著松吟雨后秋。
无事倘来此静坐,不知真觉日长不。
我闲时喜欢来到这幽美的地方,静静地坐着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山情澹得似沙鸥,又著松吟雨后秋。
无事倘来此静坐,不知真觉日长不。
注释:山情澹得似沙鸥,又著松吟雨后秋。
无事倘来此静坐,不知真觉日长不。
我闲时喜欢来到这幽美的地方,静静地坐着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解析】 此诗为题画诗,作者在湘湖泛舟时,看到一幅画,即兴吟咏,抒发了观画有感之情。前四句为全诗的序语,点明题咏的画是一幅“鸬鹚梦”,后三句写画中人物、景物与作者自己的关系,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自己对画作的看法。 “叫破鸬鹚梦”:鸬鹚,一种水鸟,生活在湖泊、江河等处。这里用“叫破”形容鸬鹚梦中的叫声非常动听,使人听了如入梦境一般。“粗吟与细呼”:指画中的鸬鹚鸣叫不止,声音粗而长。“柔风扶病橹”
【诗句释义】 1. 到顶知山大,他家尽小巫:登上峰顶才知道山是多么高大,而其他的小山就显得矮小了。 2. 试看烟似篆,应予号为炉:试着看烟雾像篆刻一样排列,应该称它为“香炉”。 3. 摩诘室安否,稽康书有无:请问摩诘(即王维)的居室还好吗?稽康的书还有吗? 4. 此原入画格,着我即成图:这原来是绘画中的佳品,我一画就成为一幅好画了。 【译文】 登高远望,才发现山峦叠嶂,巍峨壮观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同汉逸康侯步出灵鹫寺踞石饮流萧然自远 - 关键词: 逸康侯、步出、灵鹫寺、踞石饮流 注释:逸康侯可能指的是某个隐士或高僧。“步出”表示他走出了寺庙,而“灵鹫寺”是一座有名的佛寺。在石上坐着饮流(指喝水),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 2. 只是无他供,家常石一支 - 关键词: 无他供、家常石、一支 注释:这里的“无他供”意味着没有额外的供奉或礼物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游飞来峰 其一: - 未写亦槁子,连天云一团。 - “未写”意味着尚未被书写或描述;“亦槁子”可能指的是一种质朴无华的状态。 - “连天云一团”描绘了一种浩瀚无边的天空景象,云朵如同一团连绵不断的布料。 2. 花情如石冷,鸟语逼人酸: - 花情如石冷,鸟语逼人酸。 - 这里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感受:花朵的美丽似乎带有寒意(花情如石冷)
山行即事 桥影如长练,肥蛙侮瘦驹。 十山则一水,东佛而西屠。 竹倩云为客,花囚蝶作俘。 风传糟气好,幸有杖头蚨。 注释: 1. 桥影如长练:桥的影子像一条长长的绸带,形容桥的倒影很长,好像一条绸带一样。 2. 肥蛙侮瘦驹:肥大的青蛙欺负瘦弱的马。 3. 十山则一水:十个山头只有一条水流。 4. 东佛而西屠:佛教在东部,而屠夫在西部。 5. 竹倩云为客:竹影好像云彩一样悠闲自在。 6. 花囚蝶作俘
【注释】 1. 《再至飞来寺送孟处士》: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诗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叹。 2. 飞来寺: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畔。 3. 成小别:即指与友人分别。小别:离别。 4. 悲叹:悲伤叹息。 5. 召鹤僧持节:意思是说,这位僧人因为能够召唤仙鹤而受到尊敬,他手持旌节(一种古代官用的手杖)。 6. 埋花蝶:意思是说
诗句解释 1 习说又三载 - 这里“习说”可能指的是长时间学习或研究,而“三载”是古代对三年的称呼,意味着已经学习了三年的时间。 2. 逢人胆过头 - “逢人”可能是指遇见别人或者在社交场合,“胆过头”则形容一个人过于自信或者勇敢到超出常规的程度。 3. 衙官班屈宋 - “衙官”通常指官府中的小吏,“屈宋”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屈原和司马相如的并称,这里可能是指官员们在朝廷中地位崇高
领取空蒙意,丛林五月寒。 注释:领取着那朦胧的意境,在茂密的丛林中感受到五月的寒冷。 译文:我领取着那朦胧的意境,在茂密的丛林中感受到了五月的寒冷。 雨如椎博浪,石可枕邯郸。 注释:(雨)就像椎山一样猛烈,(石头)可以当作邯郸那样柔软舒适。 译文:雨水如椎山般猛烈,石头如同邯郸那般柔软舒适。 渐觉身非肉,傥由山是丹。 注释:逐渐觉得身体已经不属于血肉之躯了,或许这是因为山中有仙丹。 译文
行路不期到,抛鞭任钝驴。 雨戾唾花面,云勤顾鹊庐。 诗材资大猎,湖长奉新除。 稍俟双眸阔,关门即著书。 【注释】: 1. 行路:行走。 2. 抛鞭:丢掉马鞭。 3. 钝驴:指老牛。 4. 雨戾:雨水打湿。 5. 云勤:云彩勤奋地工作。 6. 诗材:做诗的材料。 7. 大猎:打猎。 8. 湖长:湖的长官。 9. 新除:新任职务。 10. 双眸阔:眼睛开阔。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湖长时
诗句译文: 闻之刘梦得,只此外何奇。 青得山无奈,白为云可知。 亲僧因佛面,刻竹是花诗。 道破真名字,西来第几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鹫峰的景色和与僧人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诗中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诗人通过对佛教故事的引用和解释,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注释】 题画:在画面上写诗。 其二:这是第二首,是作者的自题。 晴山:晴朗的山。 点不上多烟:指山不生烟,没有雾气。 清幽澹远:清淡幽静,高远淡薄。 长松:高大的松树。 松下水:松林下的流水。 秋光:秋天的阳光。 都宿钓鱼船:秋天的阳光都照在钓鱼船上。 【译文】 晴朗的山,一点也没有云雾缭绕,只有一片清新淡雅,高远淡薄的景象。 我最喜欢那高大松树下面清澈见底的流水,秋天的阳光都照在钓鱼船上。
诗句原文 宫钟能亮野烟疏,却好连村带郭居。 欲借武昌楼上月,一观老子兴何如。 译文解释 宫中的钟声明亮,照亮了野外的烟霭,正好是连着村庄和城郭的位置。 我希望能借用武昌楼上的月光,来观察老子的思想境界如何。 注释说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欣赏自然景色的同时,思考人生哲理的情景。“宫钟能亮野烟疏”描绘了皇宫中钟声响亮,照亮了田野中的薄雾
注释:天刚刚亮,白树红叶,微醺的醉意正浓。小溪边,风儿轻拂,带着山间的薄雾。 山并不那么深,秋天也不那么浅,最适宜在松林下建一座茅草屋。 赏析: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中景色图。首句“天方白醉树红酣”,以“醉”字形容树色之艳,将诗人陶醉其中的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句“小著溪风淡著岚”,描绘出小溪边的自然风光,风轻轻拂过溪水,带着淡淡的雾气。第三句“山亦不深秋不浅”,写出山景之美
【注释】 笑:嬉笑。 双颧:即“两颊”,指婴儿的面庞。 生金铸:把婴儿当成金子来雕琢。 罡风:猛烈的风。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儿,被父母用“新孩子”来比喻,并把他像金子一样提起来让风吹。诗的前两句写婴儿出生时的情景,后两句写婴儿出生以后的样子。全诗语言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诗的首句“笑到双颧舞到眉”,是描绘婴儿刚刚出生时的天真无邪和可爱,它表现了婴儿的稚嫩、活泼和娇憨
注释: 骊山老母石长在,华岭玉姜松愈芬。 骊山的老母石永远存在,华岭的玉姜松越发芬芳。 十二灵飞篇烂熟,传经偶尔号宣文。 我熟悉那十二首《灵飞经》已经非常熟练,偶尔会传经授道并号为宣文先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吴澹人母亲杨夫人的赞美之作。首句“骊山老母石长在”,描绘出了骊山的古老和永恒,暗示了母亲杨夫人如同骊山般坚韧而不朽。颔联“华岭玉姜松愈芬”,则是将目光转向华岭,赞美了那里的松柏之美好
【注释】 罗萸江:地名,在江西。前辈:指作者的朋友罗近仁。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诗题“题画石为罗萸江前辈”。诗人把一幅石刻画题赠给朋友罗近仁,并作诗以赞。全诗四句,内容是写石刻的形态与特点,表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诗中运用了许多形容词、名词,如“嶙峋”用来形容岩石的形状奇特险峻,“端为滔滔”用来形容河水奔腾不息,气势磅礴。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友人的祝愿与赞美之情。 自由体正见嶙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