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顶知山大,他家尽小巫。
试看烟似篆,应予号为炉。
摩诘室安否,稽康书有无。
此原入画格,着我即成图。

【诗句释义】

  1. 到顶知山大,他家尽小巫:登上峰顶才知道山是多么高大,而其他的小山就显得矮小了。
  2. 试看烟似篆,应予号为炉:试着看烟雾像篆刻一样排列,应该称它为“香炉”。
  3. 摩诘室安否,稽康书有无:请问摩诘(即王维)的居室还好吗?稽康的书还有吗?
  4. 此原入画格,着我即成图:这原来是绘画中的佳品,我一画就成为一幅好画了。
    【译文】
    登高远望,才发现山峦叠嶂,巍峨壮观,其他山丘都显得矮小。再看那缭绕不绝的云气,宛如篆书一般,真可称作“香炉”,于是给它们起个名字。王维的居室还好吗?嵇康的书籍还在不在?这原来是绘画中的佳品,我一画就成为一幅好画了。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登香炉峰观石壁之后,有感而发之作。前四句描写了香炉峰之雄伟、奇特;后八句写诗人登峰观景后的感慨,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首联“到顶知山大,他家尽小巫”,写登上峰顶放眼望去,只见群山叠嶂,连绵不断,只有这座香炉峰显得渺小而微不足道。这里运用反衬的手法,通过对比来强调香炉峰之高峻。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自豪感。颔联“试看烟似篆,应予号为炉”,则进一步描绘出香炉峰上云雾缭绕的景象。作者把山峰上的云雾比作篆刻,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香炉峰云雾缭绕、形态各异的特点。颈联“摩诘室安否,稽康书有无”,则是询问好友王维的居室是否完好以及朋友嵇康的书籍是否还存在。这里的“摩诘”是指王维,“稽康”则是晋代的哲学家、文学家嵇康。作者通过询问两位好友的近况,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牵挂与思念之情。尾联“此原入画格,着我即成图”,则是说这香炉峰的景色如此美丽动人,完全可以入画,而作者只要一挥毫泼墨,就能将这幅美景绘成一幅美丽的画作。这既是对自己绘画能力的自信,也是对友人的赞美。整首诗通过对香炉峰之高峻、云雾缭绕、王维居室及嵇康书籍之存在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留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