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迎秋傍晚凉,疏窗灯火旧书堂。
穷愁久识张平子,著述重逢顾野王。
江上蒹葭方浥露,洲前鸿雁正经霜。
南州孺子闻名久,知有鸿文石室藏。
诗句如下:
一棹迎秋傍晚凉,
疏窗灯火旧书堂。
穷愁久识张平子,
著述重逢顾野王。
江上蒹葭方浥露,
洲前鸿雁正经霜。
南州孺子闻名久,
知有鸿文石室藏。
译文如下:
在秋日的傍晚,我划着船迎着凉风,来到一处古旧的书堂。在这寂静的时刻,我想起了曾经与张平子共度时光的日子,他的著作让我受益匪浅。又见到了老朋友顾野王,我们的交谈充满了智慧。江边的芦苇刚刚沾到了露水,洲前的鸿雁已经开始经历寒冷的霜冻。南州的孺子早已听闻我的大名,我知道这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献。
关键词解释:
- 一棹迎秋:指我划着船迎向秋天,迎接秋日的到来。
- 傍晚凉:描绘了傍晚时分凉爽宜人的景象。
- 疏窗灯火:形容书房窗户微亮,灯火稀疏地照进来。
- 穷愁:表达了作者长期的忧愁和苦闷。
- 张平子:张衡,字平子,东汉时期的著名科学家、发明家,以其卓越的天文、地理、机械等方面的成就而著称。
- 著述重逢:指再次与老朋友相聚,共同讨论学问或创作作品。
- 鸿雁经霜:比喻鸿雁经过霜冻时羽毛变得丰满,寓意人生的磨砺和成长。
- 南州孺子:南方地区的读书人,孺子指的是年轻的学子,这里泛指学者或文人。
- 鸿文:指优秀的文章或著作。
- 石室藏:指收藏珍贵文物的地方,也常用来比喻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或书房。
赏析:
本诗是一首描绘诗人秋天游历古旧书堂时的所见所感之作。诗人在傍晚的凉风中划船前往,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他回忆过去的岁月,与张衡这位古代科学家有过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同时也与顾野王这样的文学巨匠重逢,共同讨论学术问题。在江边看到芦苇上露珠晶莹剔透,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而在岸边看到的大雁正经历着霜冻,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和成长的必要。最后,诗人以自己的学识和才华,表达了对南方学者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藏书丰富如宝库的书房。整首诗既有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又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