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屐盘山磴,悠然望不穷。
海涛斜卷白,秋叶远含红。
西北疮痍病,东南赋税空。
漫言天地大,何处老微躬。

【注释】

  1. 《登陈山》:登,登山。陈山:地名。此诗为作者晚年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无奈之情。
  2. 扶:扶持。屐(jī):木底的鞋。盘山磴(dèn):指山路曲折盘旋。
  3.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含:蕴含。
  4. 疮痍:创伤、疾病。东南:泛指国家。赋税:税收。空:缺少,缺乏。
  5. 微躬:卑微的身体。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诗人叶适的代表作之一。
    首二句“扶屐盘山磴,悠然望不穷”。诗人扶住木底的鞋子,在蜿蜒的山路上行走,心情悠然自在,仿佛无边无际。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登上陈山时的情景,也表现了他内心的宽广和从容。
    第三四句“海涛斜卷白,秋叶远含红”。“海涛”比喻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白”指白色战袍,这里用来象征士兵。诗人看到海浪翻滚,白色的战袍被卷入其中,不禁感叹国家的危机。同时,他也看到远处的秋天景色,树叶呈现出红色,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这两句既描绘了战场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第五六句“西北疮痍病,东南赋税空”。“疮痍”表示创伤、疾病,这里指国家遭受的战争创伤。“赋税”则指国家的税收。诗人看到西北地区的战争创伤还没有愈合,而东南地区的税收却已经空虚,这使他更加忧心忡忡。这两句既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最后四句“漫言天地大,何处老微躬”。“漫言”表示随意地说。“微躬”指自己的身体,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诗人认为天地虽然辽阔,但国家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境,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陈山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和关注。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国家的现状,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忧虑。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是南宋末年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