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落尽塞草黄,惊飞山鹊东南翔。
飘然栖息自有适,海天一色秋茫茫。
紫袍白马者谁子,玉鞭半绾青丝缰。
自远望之重太息,虽有矰缴安能将。
【注释】
清露:清晨的露水。惊飞:被惊起。翔:盘旋飞翔。飘然:高超自在的样子。栖息:停留。适:安逸。海天一色:指大海和天空的颜色一样,无边无际。紫袍白马:古代皇帝出行时所骑乘的马匹,以紫色毛色和白色鬃毛为标志。者:……的。谁子:是谁的儿子。玉鞭:用玉石装饰的长柄马鞭。半绾:一半挽着。重(chóng)太息:深深地叹息。矰(zēng):用带绳的箭。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远望胡人骑骏马纵猎的情景,感叹他们的自由与快乐,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自由的向往。
首句“清霜落尽塞草黄”,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清霜覆盖大地,使塞外草原上的草叶都变得黄澄澄的。这一句为后文写胡骑纵猎作了铺垫,也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苍凉、壮美的氛围。
第二句“惊飞山鹊东南翔”,则生动地描绘了胡骑纵猎的情景。山鹊因惊恐而飞起,朝着东南方向翱翔。这里的“惊”字,既表现了山鹊被胡骑惊吓的程度,也暗含了诗人对此事的关注与感慨。
三、四两句“飘然栖息自有适,海天一色秋茫茫。”则进一步描绘了胡骑纵猎的豪迈与自由。他们骑着骏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快乐;而当夕阳西下,他们又回到了帐篷里,静静地休息。这样的生活,充满了自由与快乐,让人羡慕不已。
五、六两句“紫袍白马者谁子?玉鞭半绾青丝缰。”则将镜头拉回诗人自己。在这片广阔的草原上,有一匹身披紫色战袍、头戴白帽的骏马,它就是那位胡人的坐骑。而那位骑手,则骑着这匹马驰骋于疆场之上,他的腰间系着半截玉制的长鞭,随风飘扬。这两句诗,既赞美了胡骑的英勇与威武,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自远望之重太息,虽有矰缴安能将?”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感慨。虽然远处的胡骑们骑马驰骋、自由奔放,但他们终究是受制于国家的,不能真正享受到真正的自由。而我们这些中原人士,虽然生活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但却往往失去了那份真正的自由与快乐。
这首诗通过描绘胡骑纵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胡人英勇、豪迈的性格特征,以及中原地区相对和平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