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四日秋始分,霹雳忽送千山云。
星斗无光天地黑,须臾雨卷银河浑。
似惊神龙起挥霍,夭矫中霄露头角。
眼光掣电灭复明,鼻息轰雷止还作。
鳞虫变化龙独灵,下上碧落蟠沧瀛。
有时奋迅雨寰宇,坐令四海歌秋成。
我闻秦关旱未已,安得甘霖遍千里。
拟续坡翁起伏龙,何必吴缣写形似。
八月四日五鼓大雷雨达旦感之因题白宗璞户部画龙
注释:
- 八月四日:指的是农历八月初一。
- 秋始分:秋天开始了,天气转凉。
- 霹雳:闪电。
- 千山云:形容天空中的雷电像千座山峰一样密集。
- 星斗无光:星光和北斗七星都没有光芒。
- 天地黑:整个天空都变得黑暗。
- 须臾:片刻,一会儿。
- 雨卷银河浑:雨水像卷起的银河一样弥漫开来。
- 似惊神龙起挥霍:好像惊动了神灵,神龙在天上舞动。
- 夭矫中霄:在高空中矫健地飞舞。
- 露头角:显露出头角,比喻展现出才华或能力。
- 眼光掣电灭复明:眼睛闪烁着像闪电一样的光芒,又突然熄灭后又重新亮起来。
- 鼻息轰雷止还作:鼻子呼吸时发出的声音,就像雷声停止后又重新开始响起。
- 鳞虫变化龙独灵:只有龙能像鱼那样在水中灵活地变化。
- 碧落:青蓝色的天空,指天空。
- 沧瀛:大海,这里指代广阔的地方。
- 有时奋迅雨寰宇:有时候会奋力疾驰,使天下的雨水充沛。
- 坐令四海歌秋成:使得整个四海地区都唱起了秋天的歌。
- 我闻秦关旱未已:我听说(秦关地区)干旱还没有结束。
- 安得甘霖遍千里:如何能得到甘甜的雨水,滋润千里大地呢?
- 拟续坡翁起伏龙:想要继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的“大江东去”,起伏的龙的形象。
- 何必吴缣写形似:为什么一定要用吴地的绸绢来描绘龙的形象,以相似于它呢?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在八月初四日凌晨被雷雨惊醒后所作,通过描绘雷雨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丰收的期盼。全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将雷电、风云等自然现象与龙的形象相结合,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寄托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和期望。整首诗意境宏大,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