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儒常苦饥,问籴竟如玉。
僧田不自耕,终岁饭亦足。

诗句输出:

腐儒常苦饥,问籴竟如玉。

译文输出:

迂腐的儒生常常忍受饥饿,询问粮食价格却如同黄金般珍贵。

注释解释:

  • 腐儒:指那些只懂得读书学习,而不懂得实践和了解世事的知识分子。
  • 苦饥:形容生活困苦,饥饿难耐。
  • 问籴(dí):询问购买粮食的价格。
  • 竟如玉:形容粮食的价格昂贵,如同玉石一般稀有。
  • 僧田不自耕:僧人的田地不需要自己耕种。
  • 终岁饭亦足:一年的饭食也足够满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腐儒的生活困境和僧人的富足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感慨。诗中的“问籴竟如玉”比喻了当时粮食价格高昂的情况,反映了社会不公和经济问题。而“僧田不自耕”,则反映了僧侣阶层的特权地位和对农民的剥削。整首诗通过对贫富差距的讽刺,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