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郊一望大田东,布谷声中雨满空。
宿雾未收方杳缈,阴云渐合转溟蒙。
乾坤不惜栽培力,畎亩全资润泽功。
为想秋成登万宝,壤歌随处乐年丰。
注释:
东郊:指京城东部的郊野。时雨:适时的雨水,即春雨。
布谷声中:布谷鸟鸣叫声中。布谷,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叫布谷鸟的鸟类,常在春天鸣叫,是农事开始的标志。空:天空。
杳缈:高远而不可及的样子。溟蒙:云雾缭绕的样子。
乾坤:天地。栽培力:种植、培养的才能。畎亩:田间地头。润泽功:滋润、养育的功劳。
壤歌:土地的歌谣,这里指丰收的喜悦。年丰:年景丰收。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作品《京师十景图诗》中的第九首诗。全诗通过描绘京城东郊春季时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年景的期待和喜悦。
首句“周郊一望大田东,布谷声中雨满空”,描绘了京城东郊广阔的田野在春雨中的景象。诗人站在郊外,远眺田野,只见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布谷鸟的鸣叫声中,春雨纷纷洒落,将大地覆盖。这里的“大田”指的是广阔的田野,“布谷声中”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次句“宿雾未收方杳缈,阴云渐合转溟蒙”,进一步描绘了春雨带来的朦胧景象。尽管春雨已经停歇,但留下的宿雾依然弥漫在空中,使得整个天空显得更加高远而不可及。随着阴云逐渐聚集,天气变得阴沉起来,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这里的“杳缈”和“溟蒙”分别形容了天空的遥远和模糊不清的状态。
三、四句“乾坤不惜栽培力,畎亩全资润泽功”则是对前两句景象的进一步解读。诗人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培育万物的力量,它们无私地付出着自己的关爱与滋养,使得万物得以生长。同时,农民们也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他们的汗水和智慧都得到了收获。这里的“乾坤惜”和“畎亩资”分别指的是天地之间的力量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最后一句“为想秋成登万宝,壤歌随处乐年丰”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他想象着自己的庄稼秋天丰收,金黄的果实装满了仓库,人们欢歌笑语,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这里的“秋成”和“壤歌”分别代表了丰收的成果和人们对丰收的庆祝。
整首诗通过对京城东郊春季时雨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年景的期待和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