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汹涌到芦沟,分得黄河一派流。
波影疑从天上落,曙光应傍月中浮。
千山玉蝀晴初见,五夜银蟾晓未收。
人语鸡声迷远近,帝城西畔古桥头。

【注释】

1、京师:今北京市。

2、十景图诗:指元代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中的十个场景。

3、芦沟:指芦沟桥,在今北京西郊。

4、汹涌:水势浩大的样子。

5、分得:分配到……里。

6、黄河一派流:指黄河的水分成了多股流向远方。

7、波影疑从天上落:波纹的影子好像从天边落下一样。

8、玉蝀(yù zhú):月亮。

9、五夜银蟾(yuè chán):“十五夜”即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银蟾”是月亮的美称。

10、迷远近:使远处的人感到模糊。

11、帝城西畔古桥头:指京城西面的一座古桥旁。

【赏析】

《芦沟晓月》是一首描绘芦沟晓月的古诗。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清晨芦沟晓月的景象来抒发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忧思之情。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之情。

首句“桑干汹涌到芦沟,分得黄河一派流”,描写了桑干河水势浩大的景象,将其引入了芦沟,形成了一条宽阔的河流。这一景象象征着国家的强盛和繁荣。

颔联“波影疑从天上落,曙光应傍月中浮”则是将波影比作从天而降的云彩,曙光则如月中的光辉,寓意着国家的光明未来。同时,这也暗示了国运的衰微和人民生活的痛苦。

颈联“千山玉蝀晴初见,五夜银蟾晓未收”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美景,千山万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秀美,而月亮在清晨时分还未完全消失,寓意着国家的前途尚未明朗。

尾联“人语鸡声迷远近,帝城西畔古桥头”则通过描绘人们忙碌的生活场景和古桥头的繁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心和忧虑之情。他担忧人民的生活困苦,同时也为国家的未来而担忧。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鲜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文情怀,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