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白花,身轻不由已。
一夕长风生,飘飘度江水。
江南处处好繁华,悠扬落地知谁家。
知谁家,不复归,永巷春深人迹稀。
悲歌连臂空肠断,回首长秋鸦乱飞。
【注释】
- 杨白花:即柳絮。
- 身轻不由已:形容柳絮随风飘荡,自由自在。
- 长风生:形容春风来临时,风力很大。
- 飘飘度江水:柳絮随着风在江水中飘荡。
- 江南处处好繁华:江南地区风景秀丽,人们生活富庶。
- 悠扬落地知谁家:柳絮飘落时,声音悠扬,可以分辨出是谁家的。
- 不复归:表示不再回到原来的家了,这里可能暗指诗人的故乡。
- 永巷春深人迹稀:永巷里春天景色宜人,但人烟稀少。
- 悲歌连臂空肠断:悲伤地唱着歌,歌声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思念。
- 回首长秋鸦乱飞:回头看去,秋天的天空中乌鸦乱飞。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描绘了春风中轻盈飘逸的柳絮随风飘荡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柳絮随风飘荡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杨白花,身轻不由已。”开篇点明了主题,杨白花即柳絮,它轻盈飘逸,不受自己控制。这里的“身轻”既形容了柳絮本身的特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接下来的句子“一夕长风生,飘飘度江水。”描述了一阵春风过后,柳絮随风飘荡的场景。这里的“长风生”形容了春风的强劲,而“飘飘度江水”则形象地描绘了柳絮随江水流走的动态。这句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第三句“江南处处好繁华,悠扬落地知谁家。”进一步扩展了画面,江南地区风景秀丽,人们生活富庶,柳絮在空中悠悠飘扬,可以分辨出是谁家的。这句诗通过对江南繁华景象的描绘,烘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知谁家,不复归,永巷春深人迹稀。”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不再回到原来的家,而是留在了永巷里。这里的“永巷”指的是古代皇宫中的回廊,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和寂寞。而“春深人迹稀”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春天虽然美好,但人烟稀少,让人更加感受到自己的孤独。
最后两句“悲歌连臂空肠断,回首长秋鸦乱飞。”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悲歌而泣,歌声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思念。回头望去,秋天的天空中乌鸦乱飞,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氛围。这句诗通过对乌鸦乱飞的形象描写,烘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以柳絮为线索,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绪,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过去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