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既平分,二气亦均施。
草木悦春晖,霜露亦凋瘁。
舒惨贵适宜,好恶初不计。
恩多易生怨,威亵忘敬畏。
治世以大德,小惠所不贵。
贤哉诸葛公,斯言深有味。

注释:

  1. 四时:四季,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 平分:公平地分配。
  3. 二气:指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
  4. 均施:平均分配。
  5. 草木:植物,泛指万物。
  6. 春晖:春天的阳光,象征生机和活力。
  7. 霜露:霜和露水,象征凋零和死亡。
  8. 舒惨:形容事物的繁盛和衰败。
  9. 适宜:合适,恰当。
  10. 好恶:对人和事的好与恶的评价。
  11. 恩多:给予过多,导致负担沉重。
  12. 易生怨:容易产生怨恨。
  13. 威亵:威严被轻视。
  14. 忘敬畏:忘记了敬畏之心。
  15. 治世:治理国家的时代。
  16. 大德:伟大的道德。
  17. 小惠:小恩小惠。
  18. 贤哉:赞美之词。
    译文:
    四季分明,阴阳平衡地分配着各自的势力。草木在春天的阳光下生长,而霜露则带来了凋零和死亡。事物应该舒张有度,不能过于繁荣也不能过于衰败,对人对事的好坏应该有一个恰当的评价,过多的恩惠容易导致怨恨,威严如果被轻视则会忘记敬畏。在治理国家的时期,应注重伟大的道德,而不是小恩小惠。诸葛公的话深含哲理,值得人们深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生命的盛衰更迭。诗人以四时为喻,分别指出阴阳两种力量的均衡分配、草木的生长和凋零、事物的适度原则、人对事物好坏的评价以及恩惠与威严的重要性等主题。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