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时卧病掩柴关,佳节还登礼斗坛。
落木遥通江月白,高岩细泻石泉寒。
身闲麋鹿真为侣,发短云霞已制冠。
坐爱天香移永夜,年年来共醉中看。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张耒的《中秋月下同杨仁叔游武姥》,是一首描绘中秋夜游武姥寺,赏桂香、听月声的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markdown
诗句:
- 经时卧病掩柴关,佳节还登礼斗坛。
- 落木遥通江月白,高岩细泻石泉寒。
- 身闲麋鹿真为侣,发短云霞已制冠。
- 坐爱天香移永夜,年年来共醉中看。
译文:
- 我长时间卧病在家,却还是登上了武姥寺的礼斗坛。
- 秋天的树叶远远看去如同白色的江水,高耸的岩石上流淌着清凉的泉水。
- 身体虽闲但心志不散,麋鹿成了我的伴侣;头发虽短但精神饱满,仿佛已经戴上了云霞制成的帽子。
- 喜欢在月光下闻到桂花的香气,每年中秋佳节都与朋友共饮至深夜。
注释:
- 经时(jīng shí): 长时间。
- 掩柴门:用柴门遮挡。柴关,柴门。
- 佳节(jié jié): 美好的节日。
- 礼斗坛(lǐ dòu tán):古时候祭祀用的台子,用来祭拜北斗星。
- 落木:指秋天的树叶。
- 江月白:形容月光清澈明亮。
- 高岩:高大险峻的山岩。
- 麋鹿:传说中的仙兽。
- 云霞:天上的云和彩霞。这里指发髻上的饰物。
- 天香:指桂花的香味。
- 永夜:漫长的夜晚。
- 醉中看(zhù chūn kàn):在醉意之中看。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己在中秋之夜游览武姥寺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心境宁静的文人形象。首句“经时卧病掩柴关”,透露出诗人因长期卧病而无法外出游玩的心情。然而,当节日来临之时,他仍选择前往武姥寺登台礼斗坛,可见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第二句“落木遥通江月白”,描绘了一幅秋夜江边的景象,落叶与江水的交融,映衬出一片清冷的月光,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第三句“高岩细泻石泉寒”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幽静的氛围,高耸的山峰和流淌的泉水相互辉映,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诗人以“身闲麋鹿真为侣,发短云霞已制冠”两句来表达自己超然物外、洒脱自在的心态。虽然身处喧嚣的世界,但他能像麋鹿一样自由自在,又像云霞一般飘逸灵动。这种境界让人向往。
最后一句“坐爱天香移永夜,年年来共醉中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每当中秋节到来,他总会与朋友一同沉醉在这迷人的月光之下,享受这难得的良辰美景。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