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雪自开天积,风洞风如卷地回。
绝徼尽看无草木,峣关且喜绝烽埃。
应同列子泠然至,不似王猷倏尔回。
共道诸蕃前负弩,年来朝汉有高台。

【注释】:

雪山雪自开天积,风洞风如卷地回。绝徼尽看无草木,峣关且喜绝烽埃。应同列子泠然至,不似王猷倏尔回。共道诸蕃前负弩,年来朝汉有高台。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六年(公元811年),是诗人在长安任左拾遗时所作。当时吐蕃侵扰陇右一带,诗人被派往泾州慰劳。他到泾州后,先写《过风洞》一诗以寄意,再写此诗以预简南台。

首联“雪山雪自开天积,风洞风如卷地回。”描绘了泾州的壮丽景色。“雪山”句写泾州之雪山,积雪皑皑,犹如天上堆积的白色云朵,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风洞”句则写泾州之风洞,其风之大如同卷地而起一般,令人叹为观止。这两句通过描绘泾州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颔联“绝徼尽看无草木,峣关且喜绝烽埃。”“绝徼”指边远地区,“绝”字表明没有与外界相通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强调自己已经远离了战乱之地,可以安心地观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而“峣关”则是指泾州西面的高山关口,这里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诗人用“且喜绝烽埃”来形容自己在此地的心情,既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颈联“应同列子泠然至,不似王猷倏尔回。”这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境界进行反思。他认为自己虽然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最终能够像列子一样超脱俗世,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状态。而王猷则相反,他曾经短暂地回到故地,但却很快又回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中,不能真正融入自然之中。因此,诗人感慨道:“不似王猷倏尔回”。

尾联“共道诸蕃前负弩,年来朝汉有高台。”这是诗人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美好祝愿。他认为,随着国家的不断强盛和发展,边疆各民族也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而如今,我们也应该像古代的高官们一样,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泾州自然景观的描绘、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以及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