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境不可到,魂游记渺绵。
花藏竹林院,莲号贝多编。
龙鸟如人礼,山河绕法筵。
秪应身本幻,此却是真缘。
【注释】
圣境:佛教语,指修行成佛的境界。
魂游:灵魂出窍。
贝多:一种古代印度的乐器。
法筵:佛家语,指讲经说法之场。
祗应:只是。
【赏析】
《足梦中句 其二》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梦境中所见,后两句写梦境中所感和梦醒后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无华,而意境高远,耐人寻味。
首联两句,从字面上理解,似乎是在说“圣境”是达不到的;而“魂游”却是渺茫无穷的。这似乎是一个梦境。然而,仔细品味一下,就会发现作者并非是在作一个单纯的梦境描写,而是借这个梦境来表现他对人生的一种看法。也就是说,他并不认为“圣境”是可以达到的,更不会认为“魂游”是渺茫无穷的。因为在他看来,“圣境”是不可能达到的;而“魂游”则是可以想象的,也是可能经历到的。这就表明了他对于人生的独到见解。
颔联两句,是进一步展开对人生的议论。这两句的意思是:“花藏竹林院”,是说花被藏在竹林之中;“莲号贝多编”,是说莲花被叫做贝多的乐器。这是以竹与花、花与乐相比喻,表达他对于人生的独特看法。他认为,人生就是如此,有如竹子一样,虽然外表看起来是空虚的,但却有着内在的丰富;有如花朵一样,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开放的,但却有着内在的孤独。这种看法,其实是很深刻的。它既表达了他的对于人生的独特理解,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认识。
颈联两句,是进一步展开对人生的看法。这两句的意思是:“龙鸟如人礼”,是说龙和鸟都像人一样遵守着礼节;“山河绕法筵”,是说山河环绕着法座。这是以龙和鸟来比喻人的行为举止,以山河环绕法座来比喻人的道德修养。这是对人生的另一种看法。他认为,人不仅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
尾联两句,是诗人对于自己人生的认识。这两句的意思是:“祇应身本幻”,是指他自己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本来就是虚幻的;“此却是真缘”,是指尽管生命是虚幻的,但仍然值得珍惜和追求。这是对自己的人生态度的总结。他认为,生命本身就是虚幻的,但仍然值得去珍惜和追寻。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观。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是意境却很高远。作者通过梦境这一手法,巧妙地将现实与理想联系起来,从而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