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帐都门道,离筵江馆时。
花飞知孟夏,燕起计归期。
良友同飙散,韶年与电驰。
沧波流恨处,东望几愁思。
四思诗 燕子矶 其二 群公于此饯别子安入越
祖帐都门道,离筵江馆时。
花飞知孟夏,燕起计归期。
良友同飙散,韶年与电驰。
沧波流恨处,东望几愁思。
【注释】:
- 都门:指京都,即南京。
- 沧波:沧海的水波。
- 良友:好朋友。
- 飙(biāo):旋风。
- 韶年:美好的年龄。
译文:
在京城的祖帐前送别,离开宴席的时候是江馆。
花儿飘落知道这是初夏,燕子飞起预示着归期。
好朋友们像风一样地散去,美好年华与时间赛跑。
海水波涛中流着哀愁,向东远望充满忧愁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公元746年(唐玄宗天宝五年)春天,从长安出发,前往越州(今浙江绍兴),途中所作。
首二句写饯别的情景,“祖帐”即饯别的地方,“都门道”,是出京的路。“离筵”是宴会结束,饯别宴会的席面已撤,人们要分手了。
“花飞知孟夏,燕起计归期”两句,以花飞和燕起作景语,说明春末夏初,诗人即将踏上征程。“知”字写出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
三、四两句写离别之情:“良友同飙散,韶年与电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们虽然有共同的好时光,但好时光总是易逝,就像一阵旋风那样迅速而突然地消散掉;我们的韶华如闪电般逝去。
五、六两句写惜别之情:“沧波流恨处,东望几愁思。”沧波即沧海。这两句的意思是:海之波涛里蕴藏着我们的愁思。这两句把惜别和愁思结合起来写,感情更为深厚真挚。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豪情壮志:“良友同飙散,韶年与电驰。”意思是说:尽管我们曾经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但是岁月不饶人,我们的青春一去不复返。
此诗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青春年华的留恋之情。全诗构思巧妙,语言自然流畅,感情真切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