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尔逃禅日,冥栖托讲台。
宁知投迹处,竟作舍身回。
泉壑人长閟,山房僧独开。
空廊留画壁,岁久半莓苔。
虎丘过陈可与故隐居有题壁
忆尔逃禅日,冥栖托讲台。
宁知投迹处,竟作舍身回。
泉壑人长閟,山房僧独开。
空廊留画壁,岁久半莓苔。
注释:
- 虎丘: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著名景点。
- 陈可与:诗人的朋友,曾在此地隐居。
- 冥栖托讲台:形容陈可与在虎丘的隐居生活,他选择在山林间静坐,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 投迹处:指陈可与逃离尘世的地方,可能是虎丘的山林之中。
- 舍身回:表示陈可与在这个地方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愿意为信仰和理想舍弃一切。
- 泉壑人长閟:形容虎丘山水幽深,人们很少涉足。
- 山房僧独开:描述陈可与的山居生活,只有僧人独自居住,过着清修的生活。
- 空廊留画壁:描述虎丘景区内的古廊道,墙壁上保留着历代文人的题字画壁,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 岁久半莓苔:形容虎丘经过岁月的洗礼,虽然历经风雨,但仍然保存着古朴的风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虎丘时所作,通过对陈可与隐居之地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感。诗中运用了诸多意象,如“冥栖”、“泉壑”等,表达了诗人对陈可与隐居生活的怀念之情。同时,通过对虎丘古迹的描绘,也展现了古代文化的沉淀和历史的痕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