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含沙分外明,西风斜过碧澜生。
也知云冷湘蛾怨,可使兰衰楚客惊。
倒影楼台春似梦,忆归鸿雁夜多声。
都来不负朝宗意,寒落犹然触峡鸣。
诗句解读:
- 映日含沙分外明,西风斜过碧澜生。——这句描绘了秋天江水在阳光照射下的波光粼粼和西风轻拂下水面波纹的生动画面。
- 也知云冷湘娥怨,可使兰衰楚客惊。——这里通过“湘娥”和“楚客”的意象表达了一种哀怨之情,暗示着秋天带来的萧瑟与离愁别绪。
- 倒影楼台春似梦,忆归鸿雁夜多声。——描述了春天时倒映在江水中的楼台如同梦境一般,而夜晚归雁的叫声则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 都来不负朝宗意,寒落犹然触峡鸣。——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然景色在季节更替中的变迁。
译文:
秋阳之下,江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西风吹过,碧波荡漾。
我深知那冷寂的云朵能引发湘妃的怨恨,也能让楚地的游子感到惊恐。
江水的倒影映照出楼台的影子如梦般迷离,夜晚归雁的啼叫声充满了思乡之情。
我们都不曾辜负对家人的期望,即便在寒冷的季节,江流依旧会发出声响。
赏析:
此诗以秋江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首句“映日含沙分外明”,不仅形容了秋江的清澈透明,还暗合了秋天特有的氛围,给人以明快而清朗的感觉。接着,“西风斜过碧澜生”,则通过西风的吹拂,使得江水波澜起伏,增添了动感与生机。
第二联中“湘娥”和“楚客”的提及,既呼应了前文的江景,又透露出诗人心中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与哀婉。第三联“倒影楼台春似梦,忆归鸿雁夜多声”描绘了春天楼台倒映在江面的景象,以及夜晚归雁的啼鸣,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主题,即对故乡的怀念。
尾联“都来不负朝宗意,寒落犹然触峡鸣”则回归到了对远在家乡亲人的牵挂。这里的“朝宗意”可能指的是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而“寒落犹然触峡鸣”则表达了尽管外界环境严酷,但诗人的心仍旧牵挂着家乡。这两句不仅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的高度。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层次感和哲理性,值得深入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