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径通金地,群峰列宝屏。
初登疑窈窕,渐陟觉孤冥。
迟日岩头堕,浮云岫脚停。
江涛一马白,海峤数螺青。
杉桧森成霭,楼台迥逼星。
呼泉流壁罅,咒石划川形。
鸡冢封前慧,龙湫雨后腥。
莲呈真法相,僧诵大乘经。
砌石曾过辇,碑残尚识铭。
竹风飘梵磬,萝月映禅扃。
境寂还心寂,山灵总性灵。
井尘掀旧案,剑吷发新铏。
蔡碣苔纹绣,苏池墨色荧。
漫留诗笔在,千载肯同订。

这首诗描绘了游径山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

双径通金地,群峰列宝屏。
译文:两条小路通向金色的土地,山峰像宝屏风一般排列。
注释:双径指的是两条小路,通金地形容路两边的风景如金子般璀璨,宝屏比喻山峰高大壮观,宛如屏风。
赏析: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景的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初登疑窈窕,渐陟觉孤冥。
译文:刚一登上山顶就觉得有些幽深,继续攀登才感到空旷。
注释:窈窕指幽深,孤冥形容空旷的感觉。诗人通过对比来突出山顶的神秘和广阔。
赏析:诗人通过对山顶的描写,传达出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感悟。

迟日岩头堕,浮云岫脚停。
译文:夕阳照射在岩石上显得格外耀眼,云雾缭绕在山腰停留。
注释:迟日指夕阳,岩头指岩石顶部,堕意为照耀,岫脚指山腰,停指停留。
赏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下山景的美丽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江涛一马白,海峤数螺青。
译文:江水翻滚如同奔腾的战马溅起白色的浪花,海峤(海边的山)上的水波荡漾如同数不清的螺壳闪烁着青色光芒。
注释:江涛指江水翻滚,马白形容浪花飞溅,数螺青形容水波荡漾的景象。
赏析: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描绘技巧,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山水之间。

杉桧森成霭,楼台迥逼星。
译文:杉树和桧树茂密成林,云雾缭绕如同笼罩在星辰之上。
注释:杉桧森成霭形容森林中弥漫着雾气,楼台迥逼星指远处的楼台与星星相映成趣。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森林中的雾气和远处的楼台,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

呼泉流壁罅,咒石划川形。
译文:呼唤泉水从墙壁裂缝中流淌,诅咒石头改变河水的形状。
注释:呼泉指呼唤泉水从墙壁裂缝中流淌,壁罅指墙壁裂缝,咒石划川形指让石头改变河水的形状。
赏析:诗人通过生动的想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鸡冢封前慧,龙湫雨后腥。
译文:鸡舍被前人的聪明才智所保护,龙湫在雨后天晴后散发出腥味。
注释:鸡冢指鸡舍前的坟墓,前慧指前人的智慧,龙湫雨后腥指下雨后的龙湫散发出腥味。
赏析:诗人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述,表达了对先贤智慧的尊重和怀念。

莲呈真法相,僧诵大乘经。
译文:莲花呈现佛教真谛的形象,僧人诵读大乘经典。
注释:莲呈真法相指莲花象征着佛教的真谛形象,僧诵大乘经指僧人诵读大乘经典的场景。
赏析:诗人通过莲花和僧人的形象,传达了佛教的精神内涵和社会价值。

砌石曾过辇,碑残尚识铭。
译文:曾经有人经过的砖石路上刻有碑文,碑文虽然残缺但仍然能够辨认。
注释:砌石曾过辇指曾经有人走过的砖石路上刻有碑文,銮指帝王的车驾。碑残尚识铭指虽然碑石残破但仍能认出上面的铭文。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砖石路上的碑文和残缺的碑文,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记忆。

竹风飘梵磬,萝月映禅扃。
译文:竹林里吹拂着悠扬的梵音,月光下映照着禅院的紧闭门户。
注释:竹风飘梵磬指竹林中风吹动着梵音乐器的声音,禅扃指禅寺的紧闭门户。
赏析:诗人通过对竹林和禅院的描述,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境寂还心寂,山灵总性灵。
译文:自然环境寂静时人心也变得寂静,山神总是具有灵性和本性。
注释:境寂指自然环境寂静无声,还心寂指内心也变得寂静无声,山灵总性灵指山神具有灵性和本性。
赏析: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山神的描述,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