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碧水湛平湖,荷叶菱花取次枯。
惟有断桥残柳树,淡烟犹锁乱啼乌。
注释:秋风吹来,湖水湛碧,西湖就像一面平铺的镜子。荷叶、菱花等已经枯萎,只有断桥旁的残柳依旧挺立。淡烟袅袅,仿佛还锁着乱啼的乌鸦。
赏析:这首诗是描写西湖秋景的诗之一,诗人用简洁的笔法描绘了西湖的秋天景色。前两句写湖面,后两句写岸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秋来碧水湛平湖,荷叶菱花取次枯。
惟有断桥残柳树,淡烟犹锁乱啼乌。
注释:秋风吹来,湖水湛碧,西湖就像一面平铺的镜子。荷叶、菱花等已经枯萎,只有断桥旁的残柳依旧挺立。淡烟袅袅,仿佛还锁着乱啼的乌鸦。
赏析:这首诗是描写西湖秋景的诗之一,诗人用简洁的笔法描绘了西湖的秋天景色。前两句写湖面,后两句写岸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秋风吹来,湖水湛碧,西湖就像一面平铺的镜子。荷叶、菱花等已经枯萎,只有断桥旁的残柳依旧挺立。淡烟袅袅,仿佛还锁着乱啼的乌鸦。 赏析:这首诗是描写西湖秋景的诗之一,诗人用简洁的笔法描绘了西湖的秋天景色。前两句写湖面,后两句写岸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明代诗人俞行之字文辅,是永乐年间有能诗盛名的诗人。 这位明代的诗坛人物,不仅以他的诗歌才华著称,还以其书法技艺闻名。他的作品在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和极高的评价,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和文化财富
西湖偶作 故园篱豆绽凉风,酒簿衣单古寺中。 正恐秋声听不得,清霜禁杀络丝虫。 注释: 1. 篱豆:篱笆上的豆花。 2. 凉风:凉爽的秋风。 3. 酒簿:记录饮酒时间的账簿。 4. 衣单:衣着简陋。 5. 古寺:古老的寺庙。 6. 清霜:初冬的寒霜。 赏析: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描写作者在古寺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然景物的怀念之情。首句“篱豆绽凉风”描绘了篱笆上豆花盛开的景象
西湖将军歌 秀江春色与历史英雄交织 1. 诗歌原文 - 秀江桥下春水生,缘桥几曲春花明。 - 燕山大将开幕府,千里不闻枹鼓惊。 - 当年挟策上金殿,幸夺翘关走飞电。 - 仗下看披雕锦衣,宫门却赐花菰箭。 - 十年宛马塞上骑,亲随部曲渔阳儿。 - 桑干风雪控弦去,犹听阿亸当横吹。 - 龙骧南下定三蜀,遂驾楼船遣杨仆。 - 湖东既镇后湖西,每见投壶理军曲。 2. 译文解析 - 在秀江桥下
西湖歌送友 君不见,西湖流水碧于玉,莎草如烟绕湖绿。 西泠桥边花正开,落花片片随风来。 木兰艇子蜻蛉尾,擢入花间三十里。 垆头少妇调银筝,娇歌一曲最有情。 当窗卷却青绡幕,花香水气传歌声。 行人日午相倚听,劝尽丝绳双玉瓶。 仙郎家近西湖住,暂假南行赋归去。 燕台日落风凄凄,道旁相逢惜解携。 羡君南行向湖堤,向湖堤,策马蹄。 湖水平,湖草齐。 【注释】 君:对朋友的敬称。见:同“鉴”,看见
诗句原文: 苏小门前杨柳新,西林桥下水粼粼。 琵琶只在盲婆手,不见西湖愁杀人。 译文诠释: 苏小门旁的柳树刚刚吐绿,西林桥下的水面波光粼粼。 琵琶女只弹奏给瞎子听,但看不见西湖的愁苦足以致命。 注释解析: - 苏小门: 指古代著名的女子苏小小所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西湖边的某个著名景点或建筑。 - 杨柳新: “杨柳”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此处形容春日里柳树的新绿。 - 西林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买得甘瓜又买齑,莫道甘苦不相宜。 前山空有胭脂岭,不上唇来那得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序】 《西湖竹枝词》是南宋时期诗人黄公望所作,以描写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诗作。该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西湖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注释】 1. 甘瓜:甜瓜。 2. 齑:一种调料,由盐和醋混合而成。 3. 胭脂岭
湖头阑干一样铺,湖上一色好当垆。莫寻桥畔红阑子,只认门前白项乌。 这首诗是《西湖竹枝词》中的第十一首,由元代诗人杨维祯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当地的民风民俗,通过对湖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第一句“湖头阑干一样铺”,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湖头的景象,仿佛可以看到湖边的栏杆如同棋盘般整齐地铺展开来。这里的“一样铺”不仅形容了栏杆的布局
石新妇在钓渔矶,桃花为面竹为衣。 面上桃花有时落,湖边望郎何日归。 注释:在西湖的一个钓鱼小岛上居住着一位名为石新妇的女子,她的面容像桃花一样美丽,穿着用竹子编织的衣服。她的面容时而绽放,时而凋零,就像桃花的盛开和凋零一样。我每天都在湖边眺望着远方,期待着她能早日归来。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诗人以石新妇的形象作为引子
阿侬不上采菱船,只买白藕种红莲。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 注释: - 阿侬:这里指的诗人自己,或者泛指那些不参与采菱的人。 - 上采菱船:指的是古代女子在采菱时乘坐的船,是一种水上劳动的工具。 - 只买白藕种红莲:诗人选择购买白藕来种植,而不是直接去市场上购买红莲。 -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这里的莲花和荷叶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而荷花的种子(藕)则是由荷叶包裹生长出来的。
诗句:青骢油壁漫相寻,只在前山松树林。 注释:青色的马(青骢)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译文:青色的马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青骢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在寻找一个特定的人。这个特定的人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这首诗通过色彩、光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同时
注释:湖边堤上,风一吹便生起波澜,女儿们沿着堤路行走。她们走到堤上,想回去,但可惜绿草紧紧地抱着裙子的腰身。 赏析:这首《西湖竹枝词·其十七》是一首描绘女性春游西湖景色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女子在湖堤上行走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女子的娇媚形象。其中"可怜绿草抱裙腰"一句更是妙笔生花,将女子与自然景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注释:群山被雪覆盖,显得格外高耸而庄重。靠近水面的梅花还没有盛开,寒冷的气息尚未消散。我很高兴看到渔舟像树叶一样轻盈地划过水面,放声歌唱着撑船来到断桥。 赏析:本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群山、水边梅花等自然景观。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注释】: 1. 闻说平戎仰圣威:听说要平定边关。仰,敬仰,仰望。 2. 玉门关外马如飞:在玉门关之外,战马奔驰如飞,形容战事顺利。 3. 貔貅踏破天山雪:貔貅(bixiū)是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一种凶猛的野兽,这里比喻勇猛的军队。 4. 笳鼓声中奏凯归:在笳鼓声中奏凯歌归来,形容胜利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战争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喜悦和对和平的向往
雪中登楼望湖上和士亨作 其三 朔风吹散楚江鸥,短策孤吟到水头。 谁把一竿和水钓,冲寒不解有羊裘。 注释: 朔风:北风。“朔”字的本义与“北”有关,如“朔方”、“朔漠”、“朔吹”等。此处泛指北风。 短策:短小的马鞭。 孤吟:独自吟诵或吟咏。 和水钓(hé shuǐ diào):以钓钩和鱼饵钓鱼。 冲寒:顶着寒冷。 羊裘:羊皮袍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雪夜登上楼台,远眺湖上景色
【注释】 1.“琴高”句:指传说中的琴高子,他修炼成仙后,骑龙飞升,留下墓冢。 2.“堪笑”二句:青、乌,传说中指代人名的吉祥物;封,用为动词,使……显耀;幻影,比喻虚幻的事物。 3.“岚光”二句:岚光,山间云雾的光影;残照,日落时余晖的照射,也指日暮时的景色;断烟,形容山野间的烟雾。 4.“独有”二句:朱弦,这里指琴;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脆悠扬。 【赏析】 《琴高真人墓》是一首咏史抒怀诗
【解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吊古伤今。“身将隐矣又焉文”意思是:自己将要隐退了,却又写了这些文章。“何事龙蛇惕晋君”的意思是:为什么要在晋君身上写龙蛇呢?“本为求贤忧若渴”,意为:本来是想求贤才啊,却像口渴一样焦虑不安。“翻令延祸痛如焚”的意思是:反而使祸患延续,痛苦如同焚烧。“民间禁火寒为节”的意思是:百姓因寒冷而停止烟火以表示节日的到来。“绵上遗封莽未耘”的意思是:在绵山之上
这首诗描绘了游径山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 双径通金地,群峰列宝屏。 译文:两条小路通向金色的土地,山峰像宝屏风一般排列。 注释:双径指的是两条小路,通金地形容路两边的风景如金子般璀璨,宝屏比喻山峰高大壮观,宛如屏风。 赏析: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景的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初登疑窈窕,渐陟觉孤冥。 译文:刚一登上山顶就觉得有些幽深,继续攀登才感到空旷。 注释:窈窕指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