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落叶点征鞍,送客为歌行路难。
骑省才名留谏草,沧州吾道寄渔竿。
鸿冥南国秋风远,龙卧湘江雪影寒。
此去应非明主意,不妨吟啸但加餐。
【注释】
①遗扇:即遗风,指遗留下来的风格。
②骑省:唐宋时指谏官职名,因谏官多骑马上朝,故称。
③沧浪:指湖南洞庭湖。
④明主:英明的君主。
⑤吟啸:放声长吟和啸。
【赏析】
《遗扇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冬,当时杜甫正在夔州(今属重庆),与友人王十五元日相会,作此诗赠别。
第一联:“萧萧落叶点征鞍,送客为歌行路难。”首联写景,渲染气氛。萧萧落叶,点染出秋意。征马踏动,发出沙沙声响。诗人送客远行,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唱起“行路难”的歌曲,以抒其悲凉之情。
第二联:“骑省才名留谏草,沧州吾道寄渔竿。”颔联写自己对朝廷忠言直谏。骑省是谏官的代称,谏草是指谏书。诗人以“谏草”喻“遗扇”,说自己虽已辞官归隐,但心系国事,仍不忘规劝皇帝。沧州即沧州县,今山东聊城。作者以“吾道”喻“遗扇”,说自己将遗风传扬四海,寄托在渔竿之中。
第三联:“鸿冥南国秋风远,龙卧湘江雪影寒。”颈联写自己对国家忠言直谏,而皇帝却不予采纳。鸿冥南国,指鸿雁飞向南方。诗人借鸿雁向南飞的远行,暗指自己远离朝廷。龙卧江边,指卧龙诸葛亮。诗人用卧龙自比,说自己虽然隐居,但志节犹存,仍想辅佐明主。
第四联:“此去应非明主意,不妨吟啸但加餐。”末联抒发自己的壮志不酬、忧谗畏讥的心情。诗人感叹自己这次离开朝廷,可能不会再有出头之日;但即使如此,也不必灰心丧气,仍可以吟诵长啸,好好地吃饭休息。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深远开阔,格调高亢雄壮,充分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关怀民生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