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酿熟豆初花,篱落萧疏远市哗。
地僻虞罗依岸曲,天寒渔火傍江斜。
燕寻旧垒穿重幕,竹引新篁过别家。
对景萧然幽兴发,可甘萍梗负年华。
【注释】1.黄精:一种植物名。2.酿熟豆初花:指春天的黄精成熟后酿成的酒,初开的花是黄色的。3.篱落萧疏远市哗:篱笆旁边很僻静,离城市很远,喧闹声也少。4.地僻虞罗依岸曲:地势偏僻,没有盗贼(“虞罗”为古代的一种刑罚,这里借喻盗贼)依附,靠近江边弯曲的地方。5.天寒渔火傍江斜;天气寒冷,渔船的灯火向江中斜照。6.燕寻旧垒穿重幕:燕子飞回旧巢,穿过厚厚的屋幕。7.竹引新篁过别家;竹子引着新生的竹笋过去。8.对景萧然幽兴发:面对着景物显得非常清冷孤寂,产生了幽雅的兴致。9.可甘萍梗负年华:“可甘”意为能够忍受或值得。“萍梗”即漂浮在水面上的小浮萍与水草的茎,这里比喻诗人的身世。“负”是承受的意思,“年华”指岁月。10.可甘:可以承受。
【赏析】这首诗作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秋天,作者在江西任上。
诗一开头就写出了诗人所见之景。“黄精酿熟豆初花,篱落萧疏远市喧”,黄精酿熟了,初开的豆花是黄色的。篱笆旁边很僻静,离城市很远,喧闹声也少。诗人用“萧疏”来形容环境,可见他此时的心境也是萧瑟而孤独。
颔联写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感慨。“地僻虞罗依岸曲,天寒渔火傍江斜。”地势偏僻,没有什么盗贼依附(“虞罗”是古代的一种刑罚)。靠近江边弯曲的地方天冷,渔船的灯火向江中斜照,给人一种凄凉之感。
颈联写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感慨。“燕寻旧垒穿重幕,竹引新篁过别家。”“燕”指燕子,“旧垒”指旧居,“重幕”指重重的屋幕。燕子飞回了旧窝,穿过重重的屋幕。竹子引着新生的竹笋过去。两句以动衬静,更显萧条之感。
尾联写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感慨。“对景萧然幽兴发,可甘萍梗负年华。”面对如此景象,诗人感到十分清冷孤寂,产生了幽雅的兴致。但诗人又想到自己的处境不值得这样的生活,所以又感叹“可甘萍梗负年华”。
全诗语言简炼,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僻处远离尘嚣的生活中所体验到的孤寂和苦闷之情,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