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是天南客,相携海角行。
山连铜柱界,水汇越裳城。
落日潮声起,高秋蜃气清。
故乡回首望,归雁断南征。
【注释】
合浦海角寺:在广东广西两省交界的合浦县,古为海防前线。
相携:手拉手。
山连铜柱界:指今广西北海市境内的南越王墓。
水汇越裳城:《汉书·地理志》记载:“交趾其地东西二千里,南北二千余里,自日南至大夏,陆行二千石。”越裳是古代对越南一带的称呼,此指南越。
高秋:秋季的早晨。这里指秋天的早上。
蜃气:即蜃景,海边的一种幻景,是一种大气现象。
故乡回首望:指作者离开家乡时,回头望着家乡远去的身影。
【赏析】
《同蒋蒙庵朱豹厓登合浦海角寺》是明代诗人陈子升的作品。陈子升(1600—1647),字伯玉,浙江吴兴人,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思想家,文学家、语言学家。他博学多才,擅长诗词,尤长于骈文和赋,著有《独漉堂诗文集》。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与友人登上合浦海角寺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自己与友人都是南方的游士,相聚在海角寺,共同赏鉴风景;颔联写他们手拉手沿着山间小路前行,一路欣赏着铜柱国故地的自然风光,观赏着大海汇聚成越裳城的景象;颈联写作者站在海边眺望远方的景象,看到落日的余晖映照出潮水的波光粼粼,听到高秋时节海风中传来的奇异的海市蜃楼的幻景;尾联写作者看到远处故乡的背影渐行渐远,心中不禁感叹起归雁断南征之悲情。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