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从吾十载馀,晨昏供役念勤渠。
囊诗惯识桥头路,煮茗长依竹外厨。
解事更谁差可意,鬻丁缘尔重增吁。
客舟重过清湖上,愁诵柴桑遣力书。

【注释】

衣食从吾十载馀:从,跟随。衣、食,生活必需品。余,多。

晨昏供役念勤渠:早晚供役使。勤渠,勤快地照顾。

囊诗惯识桥头路:囊,指口袋。诗,诗书。囊诗,指携带诗书。识,认识。桥头,指桥旁。

煮茗长依竹外厨:煮茶时常常倚靠在竹林外面的厨房。煮茗,烹茶。竹外厨,在竹林外边的厨房。

解事更谁差可意,鬻(yù)丁缘尔重增吁:解事,了解人情世故。差可意,差不多可以称心如意。鬻丁,卖孩子。缘,因为。尔,你。重,又。

客舟重过清湖上:客舟,客人的船。清湖,即西湖。上,岸上。

柴桑遣力书:柴桑,地名。遣,派遣。力书,写信。

【赏析】

《悼琴童》作于元代至治年间,作者任杭州儒学提举时。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个少年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全诗共六句,每句都紧扣一个“思”字展开,把作者对琴童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联:“衣食从吾十有余,晨昏供役念勤渠。” 这两句是说,自从跟随了我十年以上的时间,早晚供役使,想念他非常辛苦。从“衣食从我”到“念勤渠”,诗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表现了琴童对主人的忠诚和对生活的执着。

颔联:“囊诗惯识桥头路,煮茗长依竹外厨。” 这两句是说,携带着诗书,熟记着桥头的小路;煮茶时常常倚靠在外面的厨房。“囊诗”,指携带着书。“桥头”,泛指道路旁。“长依”,长久倚靠。这两句通过写琴童熟悉环境和习惯,进一步写出琴童对主人的依恋和关心。

颈联:“解事尤能差可意,鬻丁缘尔重增吁。” 这两句是说,了解事情的人认为你差不多可以称心如意了,卖孩子是因为你了又增加叹息的声音。“解事”,了解人情世故。“鬻丁”,“鬻”,卖;“丁”,小孩。这两句通过描写琴童的懂事和为人处事的能力,进一步写出琴童对主人的依恋和关怀。

尾联:“客舟重过清湖上,愁诵柴桑遣力书。” 这两句是说。客人的船只再次经过西湖之上,我忧愁地诵读着柴桑的书信。这两句既表明了作者对琴童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不能像琴童那样为社会做出贡献感到遗憾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