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萝度深篁,悬磴惊如线。
灵扃忽已开,触目坐成眩。
危石泻银流,千寻垂楚练。
咫尺对珠帘,喷薄日相溅。
万壑争相豗,千岩竞葱茜。
石城亘长空,缥缈飞琼殿。
【注释】
仙游龙擦石:传说中,神仙游过的地方。仙游,指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出游。龙擦石:形容山势奇峭、高耸。仙游龙擦石:指仙游山的险峭峻拔。扪萝度深篁,扪:用手摸,爬;萝:一种植物,叶子可编织成绳索或席子。度:穿过。深篁:茂密的竹林。悬磴惊如线:悬空的石阶像细线一样。磴:石梯。灵扃(jiōng)忽已开,灵扃:指仙境。扃:门扇。已开:突然打开。触目坐成眩,触目:眼睛看到的东西。坐:长时间地。成眩:使人感到头晕目眩。危石泻银流,千寻垂楚练:危石:高大的石头。垂:下垂。楚练:古代的一种丝织品,这里比喻瀑布从山上垂下,就像白色的绸缎。咫尺对珠帘,咫尺:很近的距离。对:面对。珠帘:用珠宝装饰的帘子。喷薄日相溅,喷薄:水花四溅的样子。日相溅:阳光互相冲击。万壑争相豗(chēn),万壑:指无数的山沟。豗(chēn):冲撞撞击。竞:争先。葱茜(qiàn):草木繁盛的样子。石城亘长空,石城:指仙游山。亘(gèn)长空:横贯高空。缥缈飞琼殿,缥缈:形容轻快飘逸的样子。飞琼殿:神仙所住的宫殿。
【赏析】
《仙游龙擦石》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仙游山的险峭峻拔、瀑布飞流直下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神奇仙境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仙游龙擦石”,点名了主题,仙游山,龙擦石,这是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画面。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仙游山的险峭峻拔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第二句“扪萝度深篁”,写诗人攀登山路的情景。扪萝,用手摸萝蔓,萝蔓是一种可以编织成绳索或席子的植物。度深篁,穿越茂密的竹林。这一句既写出了山路的险峻,又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悬磴惊如线”,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险峻。悬磴,高高的石阶。惊如线,形容石阶之高,好像一根细线一样。这一句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惊叹之情。
诗人转入对瀑布的描述。第四句“灵扃忽已开”,灵扃,指仙境。忽已开,突然打开。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在攀登过程中突然发现了美丽的仙境,心情无比激动。
第五句“触目坐成眩”,触目,眼前所见。坐成眩,形容眼睛看到的东西太多而感到头晕目眩。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对仙境的喜爱,又表达了他对美景的陶醉之情。
第六句“危石泻银流”,危石,高大的石头;泻,倾泻;银流,白色的水流。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瀑布的壮观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接下来的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景象。第七句“千寻垂楚练”,千寻,形容瀑布之高;垂,下垂;楚练,古代的一种丝织品,这里比喻瀑布从山上垂下,就像白色的绸缎一样。这一句既写出了瀑布的高度,又描绘出了瀑布的柔美姿态。
第八句“咫尺对珠帘”,咫尺,非常近的距离;对,面对;珠帘,用珠宝装饰的帘子。这句诗既写出了诗人与瀑布之间的距离很近,又表达了他对瀑布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喷薄日相溅”,喷薄,水花四溅的样子;日相溅,阳光互相冲击。这句诗既写出了瀑布的气势磅礴,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仙游山的描绘和对瀑布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人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