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收桂水楫,朝驱大河车。
一别何草草,王命有简书。
子行秉文柄,实系风化初。
空江木叶下,霜清菊花馀。
念子不及饯,回首空踌躇。
【注释】
暮收桂水楫:傍晚时收回桂水的船。楫,船桨。大河车:指黄河的渡口。王命有简书:皇帝的命令是急如星火。简书,紧急公文。子行秉文柄:你即将担负起执掌文权(指行政大权)。实系风化初:实际上是开创了一代新风。空江木叶下:江面上飘落着落叶。霜清菊花馀:霜降后菊花凋谢。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赴河南途中,抒写对好友吴颐山的惜别之情。首二句,写友人远去的情景。诗人在暮色中收船返家,清晨又驾船渡过黄河;“一别何草草”,说明这次分手,时间之短,令人意想不到,因而倍觉难堪。三、四两句点出此行的目的是受命掌文柄。“秉”字用得妙,不仅写出了握有军政权力的意味,而且表明其重任在身,不能稍事停留。这两句是说:您刚走就又要回来了!“子行秉文柄”,承上“王命有简书”,言下之意是说吴颐山此行是奉皇帝之命,所以“一别”显得格外仓促和匆忙。
五、六句,写友人即将离任,自己感到惆怅不安的心情。从字面上看,这两句似乎是对吴颐山的劝慰。然而仔细玩味,却别具一番滋味:这里说的“王命”,并非皇帝正式颁给大臣的诏书,而是皇帝的急使。“简书”也非正式任命的文书,而是传达命令的信函。这样看来,“一别”二字就不只是匆匆而别那么简单,而是由于皇帝的诏命而必须离开。“王命”之所以急如“简书”,正是因为它关系至重。“简书”所传的,正是“王命”,“简书”即诏书,可见“王命”是何等重要。因此,“子行秉文柄”,实际上意味着他将要负起开创新局的重任——这当然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事情。这就难怪诗人要感到惆怅了。诗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吴颐山是一位很有才干的人,这次离开,确实是“草草”的了,但他相信吴颐山一定能够胜任新职,开创新局面,所以才会如此殷切地叮嘱他。
七、八句,写诗人对吴颐山的思念和依依不舍之情。“空江木叶下”,是写眼前之景。秋风萧瑟,木叶纷飞,江面空荡荡的,只有一片落叶在飘荡。这景象既使人联想到吴颐山此时正在远行,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悲凉之情。“霜清菊花馀”,是写想象中的未来景象。诗人设想,当吴颐山到达新任职的地方之后,虽然秋风凛冽,但霜已降而菊尚未凋零。这两句既是想象之辞,同时又是借物抒情。菊花傲霜凌寒,象征着高洁坚贞的品格。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现了他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自己早日能像菊花那样在新的岗位上独领风骚。“念子不及饯”,是说诗人想到要分别的时候,心中不免有点难过。“回首空踌躇”,是说诗人想到要告别友人,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站在江边徘徊叹息,久久不忍离去。
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前后照应,浑然一体。开头两句叙事写景,交代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第三、四两句议论抒情,点明此行任务重大;第五、六句进一步抒情,抒发对友人离别的感伤和对他的期望;最后两句写诗人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全诗情真意挚,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