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期有客久不至,渐看山中白日斜。
不有嵓阿数枝竹,是谁相伴坐烟霞。
醉翁亭待客
诗意解读与赏析
- 诗句原文
幽期有客久不至,渐看山中白日斜。
不有嵓阿数枝竹,是谁相伴坐烟霞。
- 译文注释
- 幽期有客久不至:约定的客人迟迟未来。
- 渐看山中白日斜:看着太阳慢慢下山。
- 不有嵓阿数枝竹:没有几根竹子。
- 是谁相伴坐烟霞:是谁陪伴着坐在山间云雾缭绕的美景中。
- 作品赏析
- 意境描绘:此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之情。
- 情感表达:诗中的“幽期”和“白日斜”描绘了时间流逝的感觉,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
- 创作背景
- 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杭淮任户部主事期间,曾因直言进谏而获罪,后被贬至云南任职。在这段经历中,他写下了这首《醉翁亭待客》以寄托自己的感慨与情怀。
- 名家点评
- 当代学者李元洛评价:“此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 当代文学评论家张文勋则认为:“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期待,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 相关研究
- 近年来,学者们对《醉翁亭待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的分析上。一些研究者通过对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方面的探讨,揭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 文化影响
- 《醉翁亭待客》作为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诗作,不仅在明代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后世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