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冈陟岭兼多病,腊尽春来不记程。
瘴水已知多客泪,穷山只是有人行。
缘崖昼雾愁俱黑,触马春花眼一明。
西蜀未知天下险,老夫筋力尽南征。
【注释】
逾:越过。盘江:指今云南的红水河,在贵州省境内。刘元瑞(1263年~1349年),字子文,号晦庵,江西南昌人。南宋末年著名的诗人、学者、文学家。
瘴水:指南方潮湿多瘴的地区。
穷:穷困,指山势高峻险阻,行路艰难。
缘崖:沿着山坡。昼雾:白天的雾气。愁俱黑:形容因云雾而感到忧愁,天色昏暗。触马春花眼一明:春日花开,阳光照耀,眼前一片明亮。
西蜀:四川的别称。
【赏析】
这首诗是刘元瑞在赴南征途中经过盘江时所作。诗中描绘了盘江两岸的自然风光和旅途艰险,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南征路途的感慨。
首联写诗人在盘江边经过崎岖不平的山路和连绵不断的岭上。他由于身体多病,加上腊尽春来,不知路程的远近。这两句诗写出了旅途的艰辛与诗人的身体状况。
颔联写诗人到达盘江后所看到的景致。瘴气弥漫的地方知道人们流着眼泪,山势高大的地方只能看到有人行走的身影。这两句诗描绘了盘江周围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叹与敬畏之情。
颈联写诗人在盘江沿岸的山上行走时,被浓雾笼罩,天色昏暗,令人感到忧郁;而当阳光照进山谷时,又会感到眼前一亮。这两句诗通过对云雾和阳光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心境变化。
尾联写诗人在盘江边远眺西蜀地区,只见山连山,道路险峻难行,不禁感慨自己筋疲力尽还要继续南征。这两句诗以“西蜀”代指自己的家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南征路途的无奈与辛酸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通过描绘盘江两岸的自然风光和旅途艰险,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南征路途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