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山前莎草痕,春泥释释水流浑。
客行远道无停毂,人拜新年不出村。
三日暄蒸北风作,清明阴霾江气昏。
野馆萧条亦足赖,梅花为我招吟魂。

【注释】

宜阳:地名。

莎草痕:指野草的痕迹,喻指春天的气息。

春泥释释:春天的泥土松软。

客行:旅途旅行。无停毂:不停歇的车轴。

人拜新年:人们迎接新年的到来。不出村:不出门。

三日暄蒸北风作:连日来,天气非常闷热。暄蒸,热气蒸腾。北风作,北方刮起寒风。

清明阴霾:清明时节,天气阴晦,雾气蒙蒙。

江气昏:江河里的水面被阴云笼罩。

野馆萧条:荒废的馆舍,形容荒凉冷落。

亦足赖:也足够依靠。

梅花为我招吟魂:以梅花为伴,使我的诗歌灵感得以激发。

【赏析】

《新正二日发宜春次王阳明韵》是明朝诗人杨慎的作品。

“宜阳山前莎草痕,春泥释释水流浑。”首联写景,点明题意,即在宜阳山前看到一片春草,春天的泥土又松又软,流水又浑又浊,暗含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对家乡人民的深深眷恋之情。

“客行远道无停毂,人拜新年不出村。”颔联写客行远道,车轮不停地向前滚动,但人们却因为要过年而不愿出门,暗含着诗人对故乡人民深深眷恋之情。

“三日暄蒸北风作,清明阴霾江气昏。”颈联写天气情况,连日来的天气非常闷热,北方刮起寒风,清明节时,江上的水雾弥漫,天色暗淡。暗含着诗人对故乡人民深深眷恋之情。

“野馆萧条亦足赖,梅花为我招吟魂。”尾联写诗人来到荒废的馆舍,看到梅花盛开,便感到心旷神怡,于是挥笔写下了许多诗篇。暗含着诗人对故乡人民深深眷恋之情以及他对故乡人民的深深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宜阳山前景色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以及他对故乡人民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