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舸逐江开,秋深勾践台。
探奇从竹箭,即事坐莓苔。
白雁行行急,丹枫树树摧。
霞标望不极,疑是赤城来。
【注释】:
1.山阴道中:指山阴道,即今天的浙江绍兴。
2.兰舸:指船。
3.勾践台:即勾践城,位于越国。
4.竹箭:用竹子做的箭头,比喻隐士。
5.莓苔:一种草,多生长在湿润的泥土上。
6.白雁行行急:指雁群飞行时,排成一行又一排。
7.丹枫树树摧:丹枫树秋天叶红如火,形容秋天的景象。
8.霞标望不极:指远望,看到太阳落山,但太阳还没有完全落下。
9.赤城来:指从远方飞来的大雁。
【译文】:
在山阴道上乘坐着兰舸,随着江水前行,秋天来临了。我登上勾践城眺望,探奇寻找隐士,他们坐在莓苔上,享受自然的美好。白雁排成一队队急速飞行,而丹枫树也遭受破坏。远望着太阳已经落到了山的那一边,却依然看不尽它落下的情景,怀疑是来自远方的大雁从赤城飞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山阴道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雁阵,以及山阴道上的兰舸和勾践城的勾践台。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出秋日的美景和夕阳西下的景象,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