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喜明月来,复惜明月去。
吾欲破青云,坐尔月行处。
腊月十七夜,明月如约而至,诗人宗臣与峻伯、助甫同席而坐。他们共同欣赏着这轮皎洁的明月,不禁发出“既喜明月来,复惜明月去”的感慨。明月的离去让诗人心生惆怅,他想要冲破层层青云,坐在那明月行经之处,以此来留住这轮圆月。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既喜明月来:既喜意味着既已欢喜,表示对于明月的到来感到高兴;明月指的是夜空中的月亮,这里特指诗中提及的那一轮明亮的月亮。
复惜明月去:复惜意味着再次珍惜,表达对明月即将离去的惋惜之情;明月的离去象征着美好时刻的结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
吾欲破青云:破青云意味着冲破云霄,喻示着诗人有一股冲破阻碍、追求理想的决心;青云常用来象征高远和纯洁的理想境界。
坐尔月行处:坐尔月行处意味着以你(明月)为座,跟随你(明月)行走的地方;这里的坐和行都是比喻性的表达,寓意着诗人希望在明月的陪伴下共度时光。
这首诗是明代宗臣在一次宴会上所作,通过描绘明月来与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的不舍之情。诗人通过对明月的描写,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