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坛杏已萎,濂洛流将匮。
先生天挺起延平,斯道茫茫仍不坠。
凤凰千仞耀文明,啾啾百鸟咸吞声。
晦翁传受得心法,震吰斯道如雷轰。
于今先生呼不起,水色水光尚如此。
我来特荐藻蘋虔,山斗巍巍空仰止。
延平书院
孔坛杏已萎,濂洛流将匮。
先生天挺起延平,斯道茫茫仍不坠。
凤凰千仞耀文明,啾啾百鸟咸吞声。
晦翁传受得心法,震吰斯道如雷轰。
于今先生呼不起,水色水光尚如此。
我来特荐藻蘋虔,山斗巍巍空仰止。
注释:
- 孔坛杏已萎(孔庙的杏树已经凋零):孔庙是孔子的庙宇,杏树在这里象征着孔子的教育和文化。”萎”意为枯萎,意味着孔子的教育和文化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 濂、洛(濂溪、洛河):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和二程兄弟,他们的思想对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先生天挺起延平(先生的才华横溢,如同天降):这里指的是南宋朱熹,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被称为“朱子”。
- 斯道茫茫仍不坠(这门学问虽然复杂而艰难,但始终没有被抛弃):朱熹认为儒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
- 凤凰千仞耀文明(凤凰在高空中飞翔,象征着光明和智慧):凤凰是中国神话中的吉祥鸟,这里比喻朱熹的智慧和学问。
- 啾啾百鸟咸吞声(百鸟都停止了鸣叫,表示对朱熹的敬仰):朱熹的学问广博深厚,使得所有的动物都为之动容,不再鸣叫。
- 晦翁传受得心法(晦庵先生传授的心得和方法):晦庵先生是指朱熹的老师杨时,他教导朱熹学习儒学的心得和方法。
- 震吰斯道如雷轰(这门学问就像雷声一样震撼人心):朱熹的学问深邃而广博,他的学说就像雷声一样震撼人心。
- 于今先生呼不起(现在的先生无法被呼唤出来):这里的“先生”指的是朱熹,他的影响力已经消退,无法再被人们所呼唤。
- 水色水光尚如此(水面上的景色依然如此美丽):这里的“水色水光”指的是清澈的水面,它仍然保持着美丽的景色。
- 我来特荐藻蘋虔(我来特地推荐藻草和芹菜,表达敬意):藻草和芹菜都是古代祭祀时常用的祭品,这里用来表示对朱熹的尊敬。
- 山斗巍巍空仰止(高山之巅巍峨壮丽,但只能仰望而不能到达):这里的“山斗”指的是高山,它虽然雄伟壮观,但人们只能仰望而不能直接达到其顶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诗作,通过描绘朱熹的风采和学问,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