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眺龙门眼界宽,层层雪浪逐飞湍。
分明圣迹昭千古,莫作寻常景物看。
【注释】:
登眺:登山眺望。圣迹:圣人的足迹。
【赏析】:
此诗为作者登上禹门,眺望黄河时所作。全诗以“登眺”开篇,点明题旨,接着从视觉和想象两个角度写景,最后点出主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前二句写景,用雪浪逐飞湍来比喻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表现了黄河源远流长的气势;后两句议论,指出不应将圣迹看做寻常景物。
首联直抒胸臆,表达对禹门的向往之情。诗人站在禹门口,放眼望去,只见黄河波涛滚滚,奔流不息。他不禁感叹:“这真是一条宽广的河啊!”这里的“眼界宽”既指视野开阔,也暗含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颔联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黄河的壮观景象。诗人将黄河比作层层雪浪逐飞湍,通过雪浪与飞湍的对比,突出了黄河波涛汹涌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黄河的磅礴气势,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浩渺无垠的河流之中。
颈联进一步强调了黄河源远流长的特点。诗人指出,这分明是圣迹昭千古的黄河,而不是寻常的景物。在这里,“圣迹”一词指的是古代圣人留下的足迹或遗迹。诗人通过对圣迹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关注并传承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
尾联是对整首诗的概括和升华。诗人在结尾处呼吁人们不要将圣迹视为寻常景物。他认为,这些圣迹才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珍惜的东西。这一观点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主题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仰之情。同时,它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着人们去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事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