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莫画,泰山松,松树已受秦皇封。
水莫画,黄河潦,河流已非夏后道。
但作清溪竹树湾,添我垂钓于其间。
吁嗟乎男儿少壮随朝彦,岂料中年桑海变。
枉想丹青麟阁中,他人为我开生面。
顾生顾生尔莫嗔,传神似尔画逼真,如何貌此寻常人。

丹青引赠顾子

《山莫画,泰山松。水莫画,黄河潦。但作清溪竹树湾。吁嗟乎男儿少壮随朝彦,岂料中年桑海变。枉想丹青麟阁中,他人为我开生面。顾生顾生尔莫嗔,传神似尔画逼真,如何貌此寻常人。》

【注释】:

1、“丹”是古代绘画常用色彩;

2、“引”即诗篇;

3、“顾子”指顾恺之。《晋书·顾恺之传》载:恺之每得一佳形,对之欣然,或忘食色,以为非常之奇。后人因称绘画为丹青。“顾子”当指顾恺之。

山莫画,泰山松。松树已受秦皇封。

泰山松树,生长于泰山,是古人所推崇的名贵树种。秦皇封松,意谓封赏松树,使之成为国家的宝物。

水莫画,黄河潦。河流已非夏后道。

黄河流水,是古代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水源,也是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后道,指的是黄河在夏代时期形成的河道。

但作清溪竹树湾,添我垂钓于其间。

清溪竹树湾,是指清澈的溪水中,生长着茂盛的竹林和树木,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垂钓,是一种古老的户外活动,人们喜欢在清澈的溪水中钓鱼。

吁嗟乎男儿少壮随朝彦,岂料中年桑海变。

吁嗟,是感叹词,用来表达惋惜、感叹的情绪。男儿少壮随朝彦,意谓年轻人跟随朝廷中的贤臣良将,为国家效力。岂料,是表示惊讶的语气词,用来表达出乎意料的意思。中年桑海变,意谓到了中年的时候,国家遭遇了战争和政治的动荡,如同沧海桑田一样变化莫测。

枉想丹青麟阁中,他人为我开生面。

枉想,是徒劳的意思。丹青,是绘画用的颜料,也指美好的事物。麟阁,是古代帝王收藏图画的地方。开生面,意谓开辟新的领域,创造新的价值。

顾生顾生尔莫嗔,传神似尔画逼真,如何貌此寻常人。

顾生,是称呼顾恺之的敬词。尔莫嗔,是告诫对方不要生气的意思。传神似尔画逼真,意谓顾恺之的画像非常逼真,栩栩如生。如何貌此寻常人,意谓顾恺之的画像如此逼真,以至于让人误以为这就是普通人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所作的《丹青引》。全诗共四句,通过对山水、河流以及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顾恺之画技的赞赏和敬佩之情。

首句“山莫画,泰山松。”意谓山景无需画师描摹,因为泰山松树已经得到了秦皇的封赏。这句话既点明了泰山松树的地位,又巧妙地暗示了顾恺之的技艺高超。

次句“水莫画,黄河潦。”意谓河川无需画家点缀。这句话再次强调了顾恺之技艺的高超,因为他能够抓住河流的本质特征,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句“但作清溪竹树湾。”意谓只需描绘出清澈的溪流和繁茂的竹林与树木即可。这句话进一步突出了顾恺之的技艺之高超,因为他能够在简单的画面中展现出丰富的细节和意境。

最后一联“吁嗟乎男儿少壮随朝彦,岂料中年桑海变。”意谓感叹自己年轻时曾跟随朝廷中的贤臣良将效力,没想到到中年时国事动荡,世事沧桑。这句话既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之情,又展现了他对顾恺之画技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赞美顾恺之的画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之情。同时,它也揭示了艺术家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使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