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龄来聚沫馀,芙蓉城冷待爰居。
臂文朱缕他年识,袛恐天都署掌书。
【注释】:
①聚沫馀:即聚沫,指水汇聚成泡沫。
②芙蓉城冷:指京城长安。
③爰居:指皇帝所居的宫室。
④臂文朱缕:指手臂上刺着红丝线。
⑤祇恐天都署掌书:祇怕将来被派到皇宫里掌管文书。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公元753年(唐肃宗至德二载)春,由江陵北归途中所作。当时诗人正被贬为岳州司马,途经江陵时,有故人刘长卿前来相访。在送别之际,刘长卿作《饯阳中丞赴江陵》诗赠别。李白对此十分赞赏并请刘长卿再写一篇《同义》。于是,刘长卿又写了这首七律,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十七龄来聚沫馀”,首句点明自己从少年时期就和刘长卿相识。“聚沫馀”,指水汇聚成泡沫,比喻两人从小相交甚密。
“芙蓉城冷待爰居”,“芙蓉城”借指长安,诗人说长安的景色已冷清如芙蓉一般了,而诗人与友人却还像以前一样相聚。诗人用“待爰居”表明他虽然身处流放之地,但仍然怀念长安,思念友人刘长卿。
“臂文朱缕他年识”,“臂文”指刺臂上的花纹。“朱缕”,指红色的丝线。“他年识”,意谓多年后能认出当年刺青的地方。“他年”,指未来。“识”字,意为识别、认识。“祗恐天都署掌书”,“天都”指天帝所在之地,也泛指朝廷。“祗恐”,恐怕,担心。“天都署掌书”,指担心将来被朝廷任命为掌管文书之类的官职。诗人因遭谗被贬,心中不免忧惧不安。
此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风格豪迈、奔放,语言清新自然,一扫早年的绮罗香艳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