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扬帆风正急,野亭云木雨霏霏。
晚来城郭维舟稳,老去湖山见面稀。
十里烟光开叠嶂,两崖楼阁带斜晖。
夜深欲傍寒山寺,依旧钟声落翠微。
【解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前半部分写诗人夜泊湖上的情景,后半部分写诗人在寒山寺的夜景。全诗意境清幽,情思缠绵,语言优美,富有韵味。“十里烟光开叠嶂”,写晚霞映照下的江上景色。“两崖楼阁带斜晖”,点出地点,并写出夕阳西下时的景象。“夜深欲傍寒山寺,依旧钟声落翠微”,描写诗人夜晚在寒山寺听钟的情景。
诗歌注释
①谷口:指苏州南郊虎丘(今江苏苏州)西南的虎丘关。②扬帆:泛舟。③霏霏:细雨纷纷飘洒的样子。④城郭:城墙,指吴门。⑤湖山:指吴门附近的山水,也泛指江南一带的山水。⑥烟光:云雾缭绕的光色。⑦翠微:青翠色。⑧钟声:寺庙中的报时之音。
【答案】
译文:
虎丘关外扬帆顺风正急,野亭中云木间细雨霏霏。
傍晚时分城郭渐稳船只,老去之后山水相见稀。
烟雾缭绕的远山如画一般,两岸楼阁掩映着斜阳余晖。
深夜想要靠近寒山寺,依旧听到那钟声悠扬入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泊吴门风景的七律。首联写夜泊时所见的景色;颔联写日暮时所见的景色;颈联写夜深时所见的景色;尾联写夜深时听到的景声。全诗以“夜泊”为中心,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