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自成趣,况于离乱中。
敲冰两孺子,曝背一衰翁。
客至村醪薄,樵归树叶空。
三江十万户,安乐几人同。

{“诗题”: “茅屋”,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南朝·宋”} 1. 诗句赏析:

茅屋自成趣,况于离乱中。

敲冰两孺子,曝背一衰翁。

客至村醪薄,樵归树叶空。

三江十万户,安乐几人同。

  1. 译文:
    茅屋自有其乐趣,更何况是在乱世之中。
    敲打冰块有两个小孩子在玩耍,一个年老的老人在阳光下晒着背。
    客人来了,村子里只有薄酒可以招待他,樵夫回家了,只留下空空的树叶。
    三江十万户人家,有多少人能够享受和平幸福?

  2. 注释:

  • 茅屋(茅草房屋):古代文人雅士所追求的一种生活境界,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 自成趣:具有独特的情趣和韵味,不受外界干扰。
  • 离乱中:指战乱年代,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
  • 敲冰两孺子:两个小孩在敲打冰块玩耍,形象地展现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和活泼可爱。
  • 曝背一衰翁:一位老人在阳光下晒太阳,形象地描绘了老人的孤独与岁月的无情。
  • 三江十万户:泛指大江南北广大地区,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
  • 安乐几人同: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的担忧。
  1. 赏析:
    这首诗以茅屋为切入点,通过对孩童和老人的描述,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儿童的活泼可爱和老人的孤独无助,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时代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