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苦于役,炎风吹鼓鼙。
山深榕子落,雨急鹧鸪啼。
野渡从流下,斜阳在竹西。
极知行路险,愁杀岭云低。

【注释】

长夏:漫长的夏天。役:服役,即劳役。鼓鼙:战鼓。榕子:榕树的果实。鹧鸪(zhè gū ):一种鸟。西:山名,在今湖南湘阴西南。岭云低:指山峦重重,云雾缭绕,使人愁苦不堪。

【赏析】

这是组诗中的一首。诗人以“海丰道中”为题,描写了旅途的艰辛和所见所闻。

首联写旅途之辛苦,从“长夏”二字可见其时正值酷暑,天气酷热,加上劳役,使人难以忍受。“炎风”是炎热之风,“鼓鼙”是战鼓声,这里用以借代战争,暗示旅途之艰难。

颔联写沿途风景,山深则榕子落,雨急则鹧鸪啼。榕树是一种热带植物,果实成熟后会脱落,而鹧鸪是一种喜欢栖息在树上的鸟类,因此“榕子落”与“鹧鸪啼”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旅途之艰难。

颈联写抵达目的地后的所见所感。“野渡从流下”,意思是渡过河流;“竹西”,用典出自唐代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一个地方,发现那里的风景非常美,让人心旷神怡。但同时,这也意味着诗人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末联写旅途之艰险,“极知行路险”,意思是很清楚,知道路上很危险,“愁杀岭云低”,意思是愁死了。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