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寺神灯古有名,我来惟见月华清。
非关佛日今消歇,应避文星不敢明。

诗句

  1. 题汉中三寺佛放光:题目直接表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即描述汉中三寺(可能是指汉中的佛教寺庙)夜晚佛光的景象。
  2. 三寺神灯古有名:指出汉中三寺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其灯光在历史上非常有名。这里的“神灯”指的是寺庙中点亮的灯笼或灯火,通常用于照明和祈福。
  3. 我来惟见月华清:诗人亲自来到汉中看到月光映照下的寺院,这里的“月华”指的是明亮的月光。
  4. 非关佛日今消歇:这里表达的是佛光并非因今日的佛事活动而产生,而是自然形成的,与佛事无关。
  5. 应避文星不敢明:这里的“文星”可能指的是天文现象中的金星(金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天体),诗人认为金星的光芒不应该过于明亮到足以掩盖佛光。

译文

汉中三座寺庙的古老灯火自古以来就闻名。当我来到这里,只见月光下的寺院格外清幽。这些灯光并不是因为今天的佛事活动而产生的,而是天然形成的。今天没有必要去回避金星,因为它的光芒并不足以盖过佛光。

注释

  • 汉中三寺:指汉中地区著名的佛教寺庙,如大慈寺、大觉寺等。
  • 神灯:寺庙中的照明设施,通常由蜡烛或其他光源组成。
  • 月华:月光照射下来的光辉,常用于形容月光的明亮。
  • 佛日:佛教中的吉祥日子,但在这里作者用“佛日”来比喻光明。
  • 文星:古代对金星的一种称呼,象征光明和智慧。
  • 今夜:强调当前时间,即晚上。
  • 消歇:停止、消退。
  • 应避:建议、建议不要。
  • :指金星。

赏析

这首诗以汉中三寺的佛灯为主题,通过描绘月光下寺院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月光”、“灯光”、“佛光”等自然元素的描写,以及对于佛光与自然光对比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佛光独特魅力的赞美。同时,诗歌也隐含了对现代社会光污染问题的隐忧,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之美,避免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此外,诗歌还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