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有鸣泉,匣中有素琴。
鼓之互相荡,和为太古音。
松风生轻涛,流月照前林。
美人洞物理,三叹轻华簪。
质任谢嚣凡,咏赏发尘襟。
高山与流水,所以足吾心。

【注释】

琴泉:指琴的泉水,泛指有音乐美的泉水。匣:指琴。素琴:古乐器名,亦作“素琴”。鼓:弹奏。太古音:古人认为上古时期的音乐声音是和谐美妙的。松风:松林中的风声,即松涛。生:产生,吹拂。轻涛:轻轻的波浪声。流月:流动的月亮。照:照亮。美人洞(dòng):山穴名。在今陕西周至县南。洞中常有水流出,清冽可饮。三叹:三次叹息。轻华簪:轻巧华丽的发饰。质任:志向高洁。谢嚣凡:谢绝世俗的纷扰。咏赏:吟诵观赏。尘襟:被尘埃污染了的心。高山与流水:语出《庄子·外物》篇。比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美的艺术境界。足吾心:《论语·泰伯》载:“子曰:‘若圣与仁,则吾从之。’”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具备了圣明和仁爱的品质,那他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了。

赏析:

这首题为《琴泉》的小诗,描绘了诗人游赏谷口、欣赏琴泉、咏赏山水的情趣。全诗以“琴泉”为题而诗中又以“琴”字贯串全篇,表现了诗人对琴的酷爱和向往。

开头一句,写诗人游历于幽深的谷口,听到悦耳动听的琴声,便情不自禁地来到泉边,想一探究竟。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寻访的经过,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第二句“鼓之互相荡”,意思是说琴声随着泉水荡漾。诗人通过听觉上的“荡”字,形象地表现出琴声的优美动听。

第三句“和为太古音”,意思是说琴声悠扬宛转,宛如远古时的音乐之声。这里诗人用“太古音”这一意象,进一步赞美了琴声的美妙动听。

第四句“松风生轻涛”,意思是说风吹过松林,发出沙沙的涛声。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松涛与琴声相联系,使读者仿佛能够听到那如丝般的琴音随风飘荡的情景。

第五句“流月照前林”,意思是说月光照耀着前面的树林,给山林增添了几分神秘之感。这里,诗人运用了“流”这个词,将月光比作一条流动的水,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第六句“美人洞物理”,意思是说洞中的美人们常常陶醉其中,忘却世俗。这句诗既描绘了美人洞的美景,又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七句“三叹轻华簪”,意思是说美人经常感叹自己的美丽,以至于头上的华丽饰品都显得有些沉重。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的喜爱之情,又暗示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八句“质任谢嚣凡”,意思是说诗人志向高洁,不贪图世俗的名利。这句诗既表现出了诗人的性格特点,又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失望。

第九句“咏赏发尘襟”,意思是说诗人吟诵观赏,使原本被尘埃污染了的心得到了净化。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又展示了他的高雅情趣。

第十句“高山与流水”,意思是说高山和流水都是值得赞美的事物,它们象征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美的艺术境界。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审美观点,又体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最后一句“所以足吾心”,意思是说这样的高尚境界足以充实我的心。这里的“足”字有满足、充实之意。整首诗通过对琴泉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追求高尚境界的思想感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古代文人骚客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