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两坝相当,先为水患防。
潜消春涨恶,长忆喻公良。
斗口轻舟入,圩心矮屋藏。
相望不三里,出市即斜塘。
【注释】
苹川:即今苏州市。
东根:地名,在今苏州市吴中区东渚山。
古坝:指东根的水利工程。
潜消:暗地里消除。
喻公良:喻政,字子正,宋代人,为官廉洁。
斗口、圩心:都是水闸口和堤岸中心的意思。
相望不三里:形容两地相隔很近。
出市即斜塘:指出城就是斜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吴中(今苏州)任官时所作,写他游览东渚山水利工程而写的。首联点明地点是东渚山的水利工程,并说明它是为了防患未然;颔联写出了它对春天涨水的危害进行暗中消除的作用;颈联写它把船只引到水闸下,使水流进内河,而矮屋则藏于圩心;尾联说出了它的具体位置。全诗语言简练朴实,却生动地勾画出了一个古代水利工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一水利工程的赞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