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公高节拜公祠,舟舣风溪落日迟。
欲向白牛寻旧迹,几行苍藓蚀残碑。
【注释】
陈贤良祠:指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陈子昂的祠庙。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曾官右拾遗,因直言犯上被贬为交趾令,世称“陈拾遗”。唐开元十年(712),玄宗诏天下访求隐逸,有名望的隐士,并赐给官职。陈子昂隐居于蜀中,自称蜀臣,所以这次应诏,就从成都出发。他到东川时,经过风溪驿,便写下了这首诗。
白牛山:在四川省江安县境内,山势雄伟,风景秀美,是李白和杜甫等许多诗人的游踪所及。
【赏析】
此诗为作者应诏至东川途中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于陈子昂的崇敬之情。
全诗共四句,首二句写自己到了风溪驿,看见陈子昂祠,于是拜谒了祠堂。颔联描写了陈子昂的事迹,颈联抒发了自己要寻找陈子昂踪迹的志向,尾联表达了作者对陈子昂的仰慕之情。
陈子昂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语言刚健有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陈子昂的诗词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篇都表现出他的高超的艺术造诣。
陈子昂一生坎坷不平,他曾因直言犯上而被贬为交趾令。然而,他的才华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埋没,反而更加显露出他的锋芒。他的作品风格雄壮而不失婉约,既有豪放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情感。他的作品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诗中豪杰”。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感遇》等篇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他的诗歌作品数量并不多,但每一首都表现出了他的高超的艺术造诣。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登幽州台歌》中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更是传颂千古的名句。
陈子昂的诗歌作品数量并不多,但他的每一篇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每一首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而不失婉约,既有豪放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情感。他的作品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诗中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