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江曾共买归船,听雨篷窗夜不眠。
小范胸中兵十万,老田门下客三千。
宦情绝塞乌蛮外,归兴沧洲白鸟前。
老圃隐忧诗里见,被人多向话中传。

注释:

1.蜀江曾共买归船,听雨篷窗夜不眠。在蜀江上曾共同买回一艘归船,夜晚听雨,篷窗之下难以入眠。

2.小范胸中兵十万,老田门下客三千。年轻的范仲淹胸中有十万兵马,而我作为他的下属,门下就有三千宾客。

3.宦情绝塞乌蛮外,归兴沧洲白鸟前。官宦之情已远离边塞的乌蛮之外,我归乡的兴致就像白鹭飞向沧海之滨。

4.老圃隐忧诗里见,被人多向话中传。我在老圃之中感到忧愁,这些忧愁被人们用诗来表达了出来,又被人们通过话语传达了出去。

赏析:

这是一首寄给田吏目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的厌倦。

首句“蜀江曾共买归船,听雨篷窗夜不眠。”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诗人与朋友在蜀江上购买回一艘归船,夜晚听着雨声,篷窗之下无法入睡。这里的“听雨篷窗夜不眠”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二句“小范胸中兵十万,老田门下客三千。”赞美了朋友范仲淹的军事才能和人才济济的盛况。这里的“小范胸中兵十万”指的是范仲淹胸中的壮志豪情,而“老田门下客三千”则是指他在门下有三千宾客,人才辈出。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好友范仲淹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他对自己地位的不满。

第三句“宦情绝塞乌蛮外,归兴沧洲白鸟前。”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家乡的向往。这里的“宦情绝塞乌蛮外”指的是他的官宦之情已经远离了边塞的乌蛮之地,而“归兴沧洲白鸟前”则是指他的归乡之志像白鹭一样向着沧海之滨飞翔。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家乡的热爱。

最后一句“老圃隐忧诗里见,被人多向话中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担忧。这里的“老圃隐忧诗里见”意味着他在诗里流露出的忧思,而“被人多向话中传”则是指他的忧思被人们用话语传递了出来。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既有对故乡的怀念,也有对官场的厌倦;既有对朋友的敬仰,也有对自己地位的不满;既有对自由的向往,也有对家乡的热爱;既有内心的忧虑,也有对社会的担忧。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